山下有龙,山上有虎。龙藏渊穴,虎卧天府。
虎非独燀威,亦有灵心。口衔帝符,命令百神。
虎踞地长咆,大块荡摇。睥天短嘘,星晨纷拿。
虎虽耋矣,有雏孔䐈,阚而八翼。
吐舌九州,轩牙四极。啖兹下土,曷其有息。
呜乎下土,亟矣无为语,龙潜不辞奫,无奋尔鳞。
遵养纯熙,乃登于天津。我欲伐虎,手无斧柯。
尔不潜深,虎将齧噬尔,如下土何,如下土何。
山下有龙,山上有虎。龙藏渊穴,虎卧天府。
虎非独燀威,亦有灵心。口衔帝符,命令百神。
虎踞地长咆,大块荡摇。睥天短嘘,星晨纷拿。
虎虽耋矣,有雏孔䐈,阚而八翼。
吐舌九州,轩牙四极。啖兹下土,曷其有息。
呜乎下土,亟矣无为语,龙潜不辞奫,无奋尔鳞。
遵养纯熙,乃登于天津。我欲伐虎,手无斧柯。
尔不潜深,虎将齧噬尔,如下土何,如下土何。
这首《猛虎行》是明代诗人胡直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猛虎的威猛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开篇以“山下有龙,山上有虎”起笔,巧妙地将龙虎并列,象征着力量与智慧的对比。接着,“龙藏渊穴,虎卧天府”,描绘出龙隐匿于深水,虎栖息于高山的自然景象,暗喻着力量的潜在与等待爆发的状态。
“虎非独燀威,亦有灵心”一句,揭示了虎不仅拥有强大的力量,还具备智慧和策略。接下来,“口衔帝符,命令百神”更是将虎的形象提升至神灵级别,赋予其超凡的能力和权威。
“虎踞地长咆,大块荡摇。睥天短嘘,星晨纷拿”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虎的咆哮震撼天地,甚至影响星辰的场景,展现出其不可一世的气势。
“虎虽耋矣,有雏孔䐈,阚而八翼。吐舌九州,轩牙四极”进一步刻画了老虎的威严,以及其后代的潜力,暗示着力量的传承与延续。最后,“啖兹下土,曷其有息”则表达了虎对土地的威胁,预示着潜在的灾难。
“呜乎下土,亟矣无为语,龙潜不辞奫,无奋尔鳞。遵养纯熙,乃登于天津”这一段,诗人借龙虎的形象,表达了对力量与智慧平衡的思考,呼吁人们在面对强大力量时,应保持谦逊和谨慎,避免冲突,寻求和谐共存之道。
“我欲伐虎,手无斧柯。尔不潜深,虎将齧噬尔,如下土何,如下土何”则是诗人对如何应对强大对手的思考,强调了在力量面前,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在必要时采取避让策略的智慧。
整体而言,《猛虎行》不仅是一首描绘猛虎形象的诗歌,更蕴含了对力量、智慧、平衡与和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