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塘别有风流坐,可作南舟两日行。
江水自流春自好,不知芳草为谁生。
雷塘别有风流坐,可作南舟两日行。
江水自流春自好,不知芳草为谁生。
这首诗描绘了雷塘的独特风情与自然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江南水乡的深深眷恋与感慨。
首句“雷塘别有风流坐”,以“雷塘”这一特定地点开篇,暗示这里有着不同于寻常的景致与韵味,仿佛是专为赏玩而设的一处风雅之地。这里的“风流坐”不仅指物理上的座位,更蕴含着一种风雅、闲适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
次句“可作南舟两日行”,则进一步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乘舟游览的情景。诗人想象着乘坐小舟,在雷塘的水域上缓缓前行,享受两天的悠长时光。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与放松,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江水自流春自好”,诗人以江水的自然流淌和春天的美好景象作为背景,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这里的“自流”和“自好”都带有自然而然、无需刻意修饰的意味,突出了自然界本身的魅力和生命力。
最后一句“不知芳草为谁生”,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这些美丽的芳草,究竟是为了谁而生长?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深思。它引导读者去思考,美与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自身的存在,更在于它们能带给人们的情感触动和精神启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雷塘的风流景致、乘舟游览的悠闲生活、江水与春色的自然之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哲理思考。
大江东流浩无极,神斧何年开赤壁。
西风吹尽战船灰,翠叠嵯峨扫空碧。
秋清白露洗银河,水落空山见危石。
何处扁舟载月行,眉山学士黄州客。
黄州老客不世才,江汉波澜深莫测。
自说前身卢道人,谪向人间了文墨。
平生顾义不顾害,往往长遭贵人斥。
策题谤息诗案兴,不免姓名归党籍。
何如斗酒鱼十头,鼓棹沧浪散胸臆。
目断天涯望美人,此时此意谁能识。
宿云黯惨埋岩壑,疾风飒飒捎林薄。
孤舟摆浪何处来,雪片纵横向人落。
一翁蓑笠度危桥,一翁荷担转山腰。
崖倾石冻竹伛偻,不辞辛苦归途遥。
君不见软裘貂帽驰快马,遮莫冰花遍原野。
人生得意能几何,相逢俱是穷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