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近寒食,村居远市朝。
翠低新柳弱,红润稚花娇。
听鸟频移榻,看云偶过桥。
隔村春社至,会赴野人招。
天气近寒食,村居远市朝。
翠低新柳弱,红润稚花娇。
听鸟频移榻,看云偶过桥。
隔村春社至,会赴野人招。
这首诗描绘了临近寒食节时乡村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情趣。
首联“天气近寒食,村居远市朝”,点明了时间地点,寒食节前夕,远离城市的喧嚣,置身于宁静的乡村之中。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扫墓、禁火、吃冷食的习俗,此处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节日的气息。
颔联“翠低新柳弱,红润稚花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新柳低垂,嫩叶轻柔,展现出柳树的柔美姿态;稚花绽放,花瓣红润,娇艳欲滴,渲染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色彩对比,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颈联“听鸟频移榻,看云偶过桥”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悠闲与和谐。诗人静坐听鸟鸣,不时调整躺椅的位置,享受自然的声音;偶尔抬头望向天空,云朵悠闲地飘过小桥,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惬意。
尾联“隔村春社至,会赴野人招”则透露出乡村社会的淳朴与和谐。春社是古代农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村民们相聚一堂,共享丰收的喜悦。诗人似乎也收到了邀请,准备前往邻村参加春社活动,体验乡村的集体生活与欢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乡村的和谐,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当年畏路苦驱驰,往事于今有所思。
千山历转听猿道,三径犹临浴鹤池。
老作蠹鱼空玩日,杜门却客从真率。
时邀社酒问农桑,或向古人寻著述。
泉石逍遥赋遂初,蓬蒿密拥一郊居。
杖屦忽回方外辙,冠裳再逐府中趋。
自甘阅历风尘久,岂谓憣然辞?亩。
意气纵横类若无,身世浮沉亦何有。
小草谁令复出山,强将名姓在人间。
考槃尚忆林园乐,结辔难忘道路艰。
看看世事徒劳耳,屈指科名越二纪。
薄宦宁能但俛眉,优游却道衡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