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如昼好元宵,歌管楼台景色饶。
鹤舞琴声相应答,梅花清福共谁消。
月明如昼好元宵,歌管楼台景色饶。
鹤舞琴声相应答,梅花清福共谁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亮如同白昼的元宵夜晚(即农历十五的夜晚,通常指的是中秋节),诗人许月卿通过“歌管楼台景色饶”一句,让读者感受到那夜晚的热闹和美好。"鹤舞琴声相应答"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鹤舞可能指的是优雅的舞蹈,而琴声则是文化的象征,它们之间的“相应答”给人一种艺术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美感。
最后一句“梅花清福共谁消”表达了诗人对洁净福祉的向往以及这种美好时光想要与之分享的人选。梅花在这里不仅是植物,也象征着高洁和坚贞,"清福"则是心灵的宁静与幸福的状态。这一句通过“共谁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想要与知己共享这份美好的情感。整首诗以其淡雅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世界。
智果寺旁忠肃墓,满山刺竹生无数。
磨风砺雨坚相持,犹带战酣旧时怒。
岳坟见说遥相依,坟上有树皆南枝。
感应随人如影响,谁谓草木俱无知。
宋愤未消元运改,大明奉天君四海。
此竹开花复结实,勾引凤凰栖五彩。
群贤依薄宦,共向山中居。
礼义作模范,文章特绪馀。
见我每直遂,劝我稍迂纡。
忠言犹在耳,病根未全除。
春风动行旌,相视各踌躇。
行远当自迩,处实其若虚。
先师有明训,安敢昧前书。
君看孔铸颜,颜学亦孔如。
庄生何荒唐,杏坛讥苇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