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雾中明,孤舟触浪行。
吹笳知远浦,沽酒听寒更。
旅雁依依去,霜风落落鸣。
故园松与菊,今夕倍关情。
江月雾中明,孤舟触浪行。
吹笳知远浦,沽酒听寒更。
旅雁依依去,霜风落落鸣。
故园松与菊,今夕倍关情。
这首明代诗人梁储的《江上作》描绘了一幅江面月夜行舟的画面。首句“江月雾中明”,以朦胧的月光穿透雾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孤舟触浪行”写出了诗人独自乘舟在波涛中前行的情景,流露出孤独和坚韧。
“吹笳知远浦”通过远处传来的胡笳声,暗示了诗人身处偏远的水边,增添了旅途的寂寥感。夜晚的寒风吹过,诗人“沽酒听寒更”,借酒消愁,倾听更鼓声,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夜晚。
“旅雁依依去,霜风落落鸣”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景象,它们成群结队,与诗人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故园松与菊,今夕倍关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松树和菊花的深深眷恋,以及此刻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尤为强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上行舟为背景,通过月色、浪涛、胡笳、雁鸣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孤独的旅程和浓厚的思乡之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图名当入朝,图利当入市。
丘壑多贱贫,胡为久留此。
入市不图利,入朝不图名。
不如丘壑间,逍遥抗高情。
白日从东来,忽焉向西没。
急景易蹉跎,红颜坐消歇。
鼎鼎百年内,已过四十春。
借问百年老,能有几何人。
纵使创还丹,可以长不老。
志士惜分阴,立身亦不早。
回首望堂上,慈亲双鬓皤。
得禄奉荣养,其如迟暮何。
绝裾固无取,负米良足美。
违离膝下去,岂比荡游子。
峨峨黄金台,凤诏求贤材。
君行会有遇,名成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