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堤时筑亦时崩,野水曾侵竹几层。
一任渔郎竹根宿,夜归犹得借渔灯。
篱堤时筑亦时崩,野水曾侵竹几层。
一任渔郎竹根宿,夜归犹得借渔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渔村图景。通过“篱堤时筑亦时崩,野水曾侵竹几层”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动态与变化,篱笆和堤坝的修修补补,以及野水偶尔侵蚀竹林的情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与适应。
接着,“一任渔郎竹根宿,夜归犹得借渔灯”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渔郎在竹林深处安营扎寨,夜晚归来还能借取渔灯照明,不仅表现了渔人生活的艰辛与自在,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这种简朴而自足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社会中一种质朴、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