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日二首·其一》
《除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屠苏末后不辞饮,七十四人今自希。

筋力明年应更减,诚心忧世久知非。

脾寒服药近方验,风痹经冬势渐微。

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除日二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身体状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首句“屠苏末后不辞饮”,屠苏是一种传统节日饮品,诗人借屠苏酒暗示岁末的庆祝,但即使如此,他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毫无顾忌地畅饮。次句“七十四人今自希”暗指自己已是高龄,这样的年纪在当时已经不多见,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第三句“筋力明年应更减”,诗人担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精力会进一步衰退,这反映了他对衰老的忧虑。接着,“诚心忧世久知非”表达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仍尽力关心世事,却又感到力不从心。

“脾寒服药近方验”表明诗人可能患有脾胃方面的疾病,通过服药有所改善,这既是实写身体状况,也是隐喻对生活的调养。“风痹经冬势渐微”则描述了冬季风痹症状有所减轻,暗示病情有所好转。

最后两句“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诗人意识到自己在政治上可能已经犯下错误,即使想要改正也为时已晚,他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任凭他人批评他的生活和健康状况。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衰老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无奈。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寄崇明秦文仲

渺渺三洲东一隅,葺茅先陇混耕夫。

道存醴酒曾宾楚,国破干将不去吴。

白苎袍成雏养鹤,水晶瓜熟脍行鲈。

相望暮景须陶写,可信歌游老伴无。

(0)

舟过吴门感怀二首·其二

强兵富境望贤豪,戴縰垂缨恨尔曹。

一聚劫灰私属尽,三边阴雨国殇号。

江光东际汤池阔,山势西来甲观高。

形胜不殊人事改,扁舟谁酹月中醪。

(0)

秋感六首·其五

南越东吴带楚皋,频年醉眼送飞毛。

沧洲露白蒹葭满,甲第秋声蟋蟀高。

九日天涯桑落酒,三军城上柘黄袍。

试观汉后诗人作,独觉遗风属阮陶。

(0)

艾如张

翠为衿,锦为衣,朝朝暮暮泽水飞。

泽中青草深且茂,莫听尔媒登垄雊。

垄头西接桃李场,蓬藋艾尽有罗张。

罗虽可避机莫测,尔误触之恐身伤。

请看旧日张罗处,祥凤冥鸿不肯顾。

(0)

题画

万仞苍崖璧立,双溪碧水环流。

过眼浮尘滚滚,山中好度春秋。

(0)

赠别汪定海二首·其二

故人忽已别,兀兀吾何适?

暮投甬东路,不见往来迹。

古寺静修廊,空斋冷虚壁。

独有阶上苔,犹如旧时碧。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