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潘丈德舆以诗留别长歌答之》
《潘丈德舆以诗留别长歌答之》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燕台七月扫阑暑,淮南江水知亦寒。

飞鸿零落好毛羽,回翔欲去心不欢。

虚堂飒飒飘初叶,斜日仓黄照颜色。

凝神惨对寂无语,一语交生百呜咽。

疏蝉在树钟鸣夕,迸作繁声共凄切。

君既不获承平著作金马门,又不屑倖哀乞饭同王孙。

苦缚科第误妻子,强折意气随车轮。

年年出门春草绿,去去秋风白发新。

眼前荣辱不自主,万古茫茫安复论?

苍云溟渤天南起,下接黄沙拍河水。

君弗复唱行路难,我亦愁心堕乡里。

乡心别思相结纠,我归不得君难留。

人生百岁几离合,眼前万事徒悠悠。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离别之情与世事无常的感慨。开篇“燕台七月扫阑暑,淮南江水知亦寒”以季节变换象征时光流逝,暗示离别的哀愁。接着“飞鸿零落好毛羽,回翔欲去心不欢”以鸿雁南飞喻人之离散,虽有飞翔之自由,却因离别而心生忧郁。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虚堂飒飒飘初叶,斜日仓黄照颜色”进一步渲染离别时的氛围,落叶飘零,夕阳余晖,皆是离别前的凄凉景象。诗人凝神相对,沉默无言,内心情感复杂,难以言表,只觉喉头哽咽,百感交集。

“疏蝉在树钟鸣夕,迸作繁声共凄切”以蝉鸣声喻离别之痛,黄昏时分,蝉声凄厉,仿佛在诉说着不舍与哀伤。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享受太平盛世的荣华,也不屑于求取功名利禄,而是被科举制度束缚,为了生活不得不随波逐流。岁月流转,春去秋来,容颜渐老,事业无成,心中满是无奈与感慨。

“眼前荣辱不自主,万古茫茫安复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不由己的深深忧虑。面对世事的变迁,个人的荣辱得失显得微不足道,令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最后,“苍云溟渤天南起,下接黄沙拍河水”以辽阔的自然景象象征广阔的人生舞台,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内心的坚韧与乐观。“君弗复唱行路难,我亦愁心堕乡里”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对家乡的思念。“乡心别思相结纠,我归不得君难留”则点明了离别之痛,即使心中渴望回归故乡,现实却难以实现。“人生百岁几离合,眼前万事徒悠悠”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合,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把握当下。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与世事无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亲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福建试院大门联

从此步丹梯,愿有志潜心学海;

伊谁持藻鉴,要无惭对面宫墙。

(0)

武威府署联

官有典常,任一日,则尽一日之心,况兼地广事繁,敢不夙兴夜寐;

民供正课,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纵使时丰岁稔,常如怨暑咨寒。

(0)

挽张之洞联

公真名世才,事业文章,能使全球齐俯首;

我为天下痛,危疑震撼,从此砥柱更无人。

(0)

挽曾国藩联

天上大星沉,气壮山河,身骑箕尾;

人间纷雨泣,功在社稷,泽被民生。

(0)

挽庄怡孙联

清才妙墨世无双,怜君运蹇中年,小别竟传客死;

京国乡关欢不再,惟尔目空余子,久要独见平生。

(0)

挽张之洞联

人是社稷臣,两载纶扉,勤劳国计;

泽流汉江水,八州子弟,望断公归。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