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七月扫阑暑,淮南江水知亦寒。
飞鸿零落好毛羽,回翔欲去心不欢。
虚堂飒飒飘初叶,斜日仓黄照颜色。
凝神惨对寂无语,一语交生百呜咽。
疏蝉在树钟鸣夕,迸作繁声共凄切。
君既不获承平著作金马门,又不屑倖哀乞饭同王孙。
苦缚科第误妻子,强折意气随车轮。
年年出门春草绿,去去秋风白发新。
眼前荣辱不自主,万古茫茫安复论?
苍云溟渤天南起,下接黄沙拍河水。
君弗复唱行路难,我亦愁心堕乡里。
乡心别思相结纠,我归不得君难留。
人生百岁几离合,眼前万事徒悠悠。
燕台七月扫阑暑,淮南江水知亦寒。
飞鸿零落好毛羽,回翔欲去心不欢。
虚堂飒飒飘初叶,斜日仓黄照颜色。
凝神惨对寂无语,一语交生百呜咽。
疏蝉在树钟鸣夕,迸作繁声共凄切。
君既不获承平著作金马门,又不屑倖哀乞饭同王孙。
苦缚科第误妻子,强折意气随车轮。
年年出门春草绿,去去秋风白发新。
眼前荣辱不自主,万古茫茫安复论?
苍云溟渤天南起,下接黄沙拍河水。
君弗复唱行路难,我亦愁心堕乡里。
乡心别思相结纠,我归不得君难留。
人生百岁几离合,眼前万事徒悠悠。
此诗描绘了离别之情与世事无常的感慨。开篇“燕台七月扫阑暑,淮南江水知亦寒”以季节变换象征时光流逝,暗示离别的哀愁。接着“飞鸿零落好毛羽,回翔欲去心不欢”以鸿雁南飞喻人之离散,虽有飞翔之自由,却因离别而心生忧郁。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虚堂飒飒飘初叶,斜日仓黄照颜色”进一步渲染离别时的氛围,落叶飘零,夕阳余晖,皆是离别前的凄凉景象。诗人凝神相对,沉默无言,内心情感复杂,难以言表,只觉喉头哽咽,百感交集。
“疏蝉在树钟鸣夕,迸作繁声共凄切”以蝉鸣声喻离别之痛,黄昏时分,蝉声凄厉,仿佛在诉说着不舍与哀伤。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享受太平盛世的荣华,也不屑于求取功名利禄,而是被科举制度束缚,为了生活不得不随波逐流。岁月流转,春去秋来,容颜渐老,事业无成,心中满是无奈与感慨。
“眼前荣辱不自主,万古茫茫安复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不由己的深深忧虑。面对世事的变迁,个人的荣辱得失显得微不足道,令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最后,“苍云溟渤天南起,下接黄沙拍河水”以辽阔的自然景象象征广阔的人生舞台,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内心的坚韧与乐观。“君弗复唱行路难,我亦愁心堕乡里”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对家乡的思念。“乡心别思相结纠,我归不得君难留”则点明了离别之痛,即使心中渴望回归故乡,现实却难以实现。“人生百岁几离合,眼前万事徒悠悠”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合,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把握当下。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与世事无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