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陆运使诗·其二》
《挽陆运使诗·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八秩公何憾,淋浪我自悲。

向来淮士里,最得阜陵知。

故国人谁识,长身帝所思。

竟随龙驭去,应赴白云期。

(0)
注释
八秩:八十岁。
公:对尊者的敬称。
憾:遗憾。
淋浪:漂泊不定。
自悲:独自悲伤。
淮士里:淮水边的士人。
阜陵:地名,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故国:故乡。
长身:高大的身躯。
帝所思:皇帝心中的思念。
龙驭:古代帝王的代称,指皇帝的车驾,这里指去世。
白云期:仙界或归隐的象征,意为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
翻译
八十岁的您还有什么遗憾,我却独自悲伤地漂泊。
一直以来,我在淮水边的士人中,只有阜陵了解我。
故乡的人们又有谁知道,我那高大的身躯是皇帝心中的思念。
最终随着皇帝的驾崩离去,应该是去追寻那白云飘渺的仙界之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悼念陆运使而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对其人品的敬仰。"八秩公何憾",开篇即感叹陆运使虽年事已高,但似乎并无遗憾;"淋浪我自悲"则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悲伤之情。接着,诗人回忆起陆运使在淮士中的声望,他是阜陵人,深受当地人的理解和尊重。

"故国人谁识",诗人惋惜他的才能未被更多人所认识,然而他的高尚品德却深得皇帝的器重,"长身帝所思"暗指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最后两句"竟随龙驭去,应赴白云期",以皇帝的驾崩比喻陆运使的去世,暗示他如同仙人般飘然而去,期待在另一个世界与白云相伴,表达了对逝者超脱世俗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陆运使生平的回顾和对他品格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南中曲八首·其四

车逢油壁唤还应,贾客缠头尽锦缯。

脍缕堆盘鱼带鬣,瓮香环坐酒倾藤。

(0)

蚤春湖上作

寂历湖山一样春,望中风景不关人。

羁魂莫道无依着,到处梅花伴此身。

(0)

冬夜寄清溪子

柝声喧夜雪,门外马蹄深。

有月怯孤枕,无枝愁冻禽。

酒伤天下事,剑识古人心。

何必同林樾,山盟讵自今。

(0)

己亥九日登高

秋风千厓吹老树,携尊花饮群公聚。

兹辰南国届重阳,玉壶载酒登高去。

川明岳秀风日晴,林嬉野酌都成趣。

醉插花枝细菊馨,浩歌白石长云暮。

城南七十六高峰,一年一作登高处。

(0)

吴中还舟

密雨梢林竹,颠风约岸花。

扁舟移北渚,孤枕梦南华。

宿霭迷高岭,洪涛弄浅沙。

昏钟僧寺远,春坞酒旗斜。

世路纷如织,吾生信有涯。

计程几二百,明发可还家。

(0)

张绣衣见访

老来多病困衡茅,坐对青山叹寂寥。

轩骑有情过僻地,林泉无酒燕清宵。

松边拂石和云坐,竹里烹泉扫叶烧。

为喜故人能远念,肯将青眼顾渔樵。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