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忆西湖上,澄波宛镜中。
短桡芦荻月,长啸芰荷风。
浮碧三千顷,来青十二峰。
如何辞胜赏,三载迹飘蓬。
却忆西湖上,澄波宛镜中。
短桡芦荻月,长啸芰荷风。
浮碧三千顷,来青十二峰。
如何辞胜赏,三载迹飘蓬。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西湖美景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与向往。首句“却忆西湖上,澄波宛镜中”以西湖的水面比作明镜,形象地勾勒出湖面的清澈与宁静,仿佛能照见万物,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短桡芦荻月,长啸芰荷风”两句,通过“短桡”和“芦荻月”的搭配,以及“长啸”与“芰荷风”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湖边的静谧与幽美,月光洒在芦苇之上,微风吹过芰荷,发出悦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浮碧三千顷,来青十二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西湖的广阔与青峰的秀美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这里的“浮碧”和“来青”分别形容湖水的碧绿和山峰的青翠,形象而生动。
最后,“如何辞胜赏,三载迹飘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因生活或命运的流转而不得不离开的美好景致的感慨。三载的时光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虽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让人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
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
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
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
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沈。
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
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
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
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
正逢银霰积,如向玉京游。
瑞色铺驰道,花文拂綵旒。
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