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梧桐我未宜,蓼花何事已先知。
朝来数点西风雨,喜见深红四五枝。
秋到梧桐我未宜,蓼花何事已先知。
朝来数点西风雨,喜见深红四五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比梧桐树和蓼花的不同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秋到梧桐我未宜"表明梧桐还未完全适应秋意,可能是指其叶子尚未转黄或落下;而"蓼花何事已先知"则显示蓼花似乎已经预感到某种变化,即将发生的生长或凋零。接下来"朝来数点西风雨"写出了秋天特有的细雨,增添了一份凉意和湿润感;最后"喜见深红四五枝"中,诗人表现出对蓼花深红色彩的欣赏,这里“四五”可能是形容其数量之多或分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淡然适意的情感,以及对生命过程中变化无常的观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诗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小景小情,并以此表达心中的微妙情感。
君幸无疑,君不见、月来长学。
共野老、田间薙草,屋边织箔。
赤足踏泥殊滑腻,衰颜向日何薰灼。
笑居然、黧黑类村农,争相谑。案有卷,都高搁。
尊有酒,时斟酌。任閒吟閒写,写成钗脚。
两首长歌前辈句,八声短调村夫作。
每醉中、高唱与田家,田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