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云模糊埋秋空,雨青沙白丹陵东。
莓苔阴阴草茸茸,云是花卿古来冢。
花卿旧事人所知,花卿古冢知者谁。
精灵未归白日西,庙鸦啄肉枝上啼,绵州柘黄魂正飞。
湿云模糊埋秋空,雨青沙白丹陵东。
莓苔阴阴草茸茸,云是花卿古来冢。
花卿旧事人所知,花卿古冢知者谁。
精灵未归白日西,庙鸦啄肉枝上啼,绵州柘黄魂正飞。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翱创作,名为《花卿冢行》。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而神秘的画面,通过对“花卿”古冢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哀伤的情绪。
首句“湿云模糊埋秋空”,以“湿云”和“秋空”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朦胧而忧郁的氛围,仿佛是自然界的哀悼。接着,“雨青沙白丹陵东”一句,将视线转向东方的丹陵,通过“雨青沙白”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凄美与荒凉。
“莓苔阴阴草茸茸,云是花卿古来冢”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花卿”古冢。莓苔覆盖,草木茂盛,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墓地的静谧与永恒。接下来,“花卿旧事人所知,花卿古冢知者谁”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怀念与对遗忘的担忧,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花卿”命运的探讨。
“精灵未归白日西,庙鸦啄肉枝上啼”描绘了一幅悲凉的场景:在夕阳西下的时刻,庙里的乌鸦在树枝上啼叫,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也暗示了“花卿”灵魂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绵州柘黄魂正飞”一句,以“绵州柘黄”作为背景,象征着“花卿”灵魂的飞翔,既是对生命终结的感慨,也是对其精神永存的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楼观俯长江,竹树蔽修岭。
入门却立惊,清旷非人境。
福地包形胜,真仪入范镕。
护持国祚永,报贶年谷丰。
蓬莱杳莫寻,弱水三万里。
我欲试丹诀,诛茅或在此。
神仙可学否,要且扶颓龄。
生当兵火日,飘泊安得宁。
爱之不可留,弛担休信宿。
白鹤唳石坛,香烟绕云屋。
夜久万籁息,松风度玉琴。
潇然不能寝,相伴一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