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梅翁从祀文山祠纪事》
《王梅翁从祀文山祠纪事》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宋家南渡国运倾,中原扰攘多凭陵。

海岳震荡天地否,日月惨淡无光晶。

承平养贤三百祀,厚泽深仁浃心髓。

负国忘君间有之,忠义相望不胜纪。

文山先生世伟人,堂堂节槩摩苍旻。

一时幕府盛宾友,英贤契合从如云。

就中王子更奇杰,慷慨平生慕忠烈。

义骨原锤百鍊钢,丹衷独藏三斗血。

文山起奋勤王师,天命已去谁能支。

北风吹折藻旌旆,仓皇文相遭囚羁。

伤心再睹田横客,意气凛凛填胸臆。

风尘澒洞不自保,岭海间关死无益。

君臣师友义莫酬,北望恸哭烟云愁。

生事死祭两不怍,气激雷电江河流。

朅来宇宙知几年,炳炳遗迹星日悬。

文山之祠高北斗,一堂配食还诸贤。

论世当时孰遗失,介推不与从君绩。

王子芳名自难泯,有识固为斯文惜。

文孙自是忠孝传,表章先德应拳拳。

独勒长疏献天子,一朝俎豆增其间。

巍巍庙貌回生姿,寒泉蘋藻兴遐思。

纲常允系岂漫尔,显晦有数须明时。

霸业雄图宁久赖,天理人心镇常在。

因观盛事激予衷,为赋长歌一寄慨。

(0)
鉴赏

此诗《王梅翁从祀文山祠纪事》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对文山先生及其门下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南宋末年动荡局势下的忠诚与气节。诗中不仅赞颂了文山先生的高尚品格和英勇行为,也表达了对王梅翁等人的敬仰之情。

诗开篇即以“宋家南渡国运倾”点出南宋末期的国家危亡背景,随后描绘了中原地区的动荡不安,以及自然界的动荡象征着国家命运的摇摆不定。接着,诗人赞美了宋朝三百年的太平盛世,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人背弃国家、背叛君主,但忠义之士依然层出不穷。

文山先生被描绘为世之伟人,其堂堂正正的气节令人仰望。诗中提到他身边聚集了许多英贤,其中王子更是以其豪情壮志,向往忠义之人。诗人赞扬王子的忠诚与勇敢,将其比作百炼成钢的义骨和藏于胸中的三斗热血。

接下来,诗人叙述了文山先生领导勤王师的英勇事迹,尽管天命已去,仍无法阻止国家的衰败。北风吹折藻旌旆,象征着国家的衰落,而文相被迫囚禁,更是国家悲剧的缩影。诗中通过再睹田横客的情景,表达了对文山先生及其追随者的深切同情与哀悼。

诗中还提到了文山先生的祠堂,以及后人对他的纪念,强调了文山先生及其门下人物的忠孝精神将永远流传。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文山先生及其门下人物的敬仰之情,并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激励后人,提醒人们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应坚守正义与忠诚。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崇高敬仰和对历史责任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长相思·锦衾香

锦衾香。
玉枕双。
昨夜深深小洞房。
回头已断肠。
背兰缸。
梦仙乡。
风撼梧桐雨洒窗。
今宵好夜长。

(0)

瑞鹤仙·玉猊香谩爇

玉猊香谩爇。
叹瓶沈簪断,紫箫声绝。
丹青挂寒壁。
细端详,宛是旧时标格。
音容望极。
奈弱水、蓬山路隔。
似瑶林琼树,韶华正好,一枝先折。
凄切。
相思情味,镜中绿鬓,看成华发。
临风对月。
空罗袂,揾清血。
待随群逐队,开眉一笑,除你心肠是铁。
看今生,为伊烦恼,甚时是彻。

(0)

一翦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堆枕乌云堕翠翘。
午梦惊回,满眼春娇。
嬛嬛一袅楚宫腰。
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
几度红窗,误认鸣镳。
断肠风月可怜宵。
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0)

极相思·碧檐鸣玉玎珰

碧檐鸣玉玎珰。
金锁小兰房。
楼高夜永,飞霜满院,璧月沈缸。
云雨不成巫峡梦,望仙乡、烟水茫茫。
风前月底,登高念远,无限凄凉。

(0)

忆王孙·凉生冰簟怯衣单

凉生冰簟怯衣单。
明月楼高空画栏。
满院啼螀人未眠。
掩重关。
乌鹊南飞风露寒。

(0)

水调歌头·三五嫦娥月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婵娟。
自从窃药归去,天上几千年。
试问广寒高处,为甚缺多圆少,此理孰为权。
弦望知天定,离合可人怜。
典宫锦,歌水调,载楼船。
谪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
遥想人生百岁,三万六千良夜,能得几时圆。
莫遣金盆落,达曙照无眠。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