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畏幽独,大廷乃敢言。
小人詟稠众,衾影不可扪。
绳尺君子心,之死靡所夺。
脂韦小人态,临难思苟活。
譬如丹山凤,煌煌世之仪。
蛇蝎藏阴房,白日难逞威。
又如青松枝,经霜不渝色。
厌彼荆棘繁,剪伐何足恤。
缁素既异染,珷瑜仅同形。
泻水一器中,当辨渭与泾。
君子畏幽独,大廷乃敢言。
小人詟稠众,衾影不可扪。
绳尺君子心,之死靡所夺。
脂韦小人态,临难思苟活。
譬如丹山凤,煌煌世之仪。
蛇蝎藏阴房,白日难逞威。
又如青松枝,经霜不渝色。
厌彼荆棘繁,剪伐何足恤。
缁素既异染,珷瑜仅同形。
泻水一器中,当辨渭与泾。
这首诗《君子行》由清代诗人陈学洙创作,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和品质,展现了对道德操守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君子在面对孤独时仍能坚守正直,在大庭广众之下敢于直言,而小人在人多时则会畏惧,内心难以保持坦诚。接着,诗人以“绳尺”比喻君子之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改变其原则;而“脂韦”则是形容小人之态,面临危险时往往选择逃避。诗人进一步将君子比作“丹山凤”,象征着光明与礼仪,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展现其高贵品格;而将小人比作“蛇蝎”,虽藏匿于暗处,却难以在光明下施展其恶行。同时,君子如同“青松”,历经霜雪而不改其本色,而小人则如同“荆棘”,虽然数量众多,但君子不屑于与其为伍。
最后,诗人以“缁素”和“珷瑜”来比喻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差异,尽管表面可能相似,但内在品质截然不同。通过“泻水一器中,当辨渭与泾”的比喻,强调了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方法,即通过具体的行为和态度来辨别其本质。
整首诗通过对君子与小人形象的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高尚道德品质的推崇和对伪善行为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和人格尊严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