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怀一剑,无异风胡削。
琉璃吐莲花,江河精不涸。
纵横运无前,截蛟如断藿。
如何没埃尘,芒寒未磅礴。
夜夜斗牛边,宝气尚腾焯。
慎勿畀匪人,用之同刈获。
以防君子身,千年光涵锷。
平生怀一剑,无异风胡削。
琉璃吐莲花,江河精不涸。
纵横运无前,截蛟如断藿。
如何没埃尘,芒寒未磅礴。
夜夜斗牛边,宝气尚腾焯。
慎勿畀匪人,用之同刈获。
以防君子身,千年光涵锷。
这首诗《感遇》由明代诗人陈国英所作,通过剑的形象来表达对忠诚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平生怀一剑”,开篇即以剑为喻,象征着诗人一生的抱负与追求。接着,“无异风胡削”一句,引用古代名匠风胡削剑的故事,强调这把剑的独特与非凡,暗示诗人内心的卓越与不凡。
“琉璃吐莲花,江河精不涸”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剑比作琉璃,其光芒如同莲花般绽放,又比作江河之水,永不干涸,形象地描绘了剑的光辉与力量,同时也寓意着诗人的理想与信念如同江河一般,源源不断。
“纵横运无前,截蛟如断藿”进一步展示了剑的威力与技巧,无论是横扫还是纵劈,都能如斩草般轻松,比喻诗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能够游刃有余,展现出超凡的才能与勇气。
然而,“如何没埃尘,芒寒未磅礴”两句转折,指出即使剑再锋利,若被埋没于尘埃之中,其光芒也无法充分展现,暗含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无奈。
“夜夜斗牛边,宝气尚腾焯”则转而赞美剑在夜晚的光辉,即使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其光芒依然璀璨夺目,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品德即便在逆境中也能熠熠生辉。
最后,“慎勿畀匪人,用之同刈获。以防君子身,千年光涵锷。”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手中的剑,避免落入不义之人手中,同时强调了保持自身正直的重要性,即使千年之后,剑的光芒仍能照耀人心。
整首诗通过剑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忠诚、道德与个人品质的坚守,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
得共看花且看花,赏心赢并酒杯赊。
低枝过雨纷擎锦,密叶迎风碎剪霞。
镜里凝妆浑欲语,玉容缓步不须遮。
东园醉向西园醉,况复莺声处处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