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六》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六》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非因策雨恤龙乖,欲补天衣经素?。

岂是荷花能作镜,未疑芳草化为荄。

昌言斩马诚何用,危论烹羊戏似俳。

历叹兴亡千古事,弥深孤愤在予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中的第六首。全诗以哀悼和反思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林非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首联“非因策雨恤龙乖,欲补天衣经素?”以奇特的比喻开篇,通过“策雨”、“恤龙乖”、“补天衣”等意象,隐喻了林非斋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以及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关怀。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物品质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颔联“岂是荷花能作镜,未疑芳草化为荄。”进一步深化了对林非斋形象的描绘。荷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而芳草则代表了生命力与坚韧不拔。这两句诗暗示林非斋不仅品格高洁,而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如同荷花与芳草一般,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自我,绽放光芒。

颈联“昌言斩马诚何用,危论烹羊戏似俳。”转而探讨了林非斋在政治舞台上的行为和言论。这里的“昌言”、“斩马”、“危论”、“烹羊”等词,分别指出了林非斋敢于直言、勇于行动、坚持真理、不畏权贵的形象。诗人通过这一联,既赞扬了林非斋的勇气和智慧,也对其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处境表示了同情和理解。

尾联“历叹兴亡千古事,弥深孤愤在予怀。”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千古事”的宏大视角,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中,强调了林非斋的遭遇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时代背景下的普遍现象。同时,“孤愤”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愤慨,反映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非斋形象的塑造和对历史兴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思考。语言精炼,寓意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诗风的特点。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梦中作二首·其二

江城东去即天涯,顾我无心怅别离。

新月微茫烟气重,石桥细火夜航迟。

(0)

预作消寒九集次艾臣吏部韵四首·其四

十五年前事,中朝恨鹤轩。

胆张才士酒,情重野人暄。

天地有奇作,江湖浮大樽。

何如高卧者,花下听禽言。

(0)

还乡遇雨早眠,十一日黎明作

长路暗车尘,年光催旅人。

颓云负郭晚,微雨故园春。

邑犬不吠夜,邻鸡初向晨。

烽烟怀往岁,欲涉道无津。

(0)

秋感次谦公韵

落日江田暝,荒烟下戍楼。

佳兵匪祥器,遗袂几中洲。

鬼火平林夜,殇魂海国秋。

谁将上方剑,一为剪蛟虬。

(0)

采蒪曲四首·其四

湖蒪暨湖藕,相距不数武。

蒪羹令口甜,暂解莲心苦。

(0)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其二

往日延秋门上呼,夜砧声里每将雏。

而今抛弃荒园里,谁省当时尾毕逋。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