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感次谦公韵》
《秋感次谦公韵》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落日江田暝,荒烟下戍楼。

佳兵匪祥器,遗袂几中洲。

鬼火平林夜,殇魂海国秋。

谁将上方剑,一为剪蛟虬。

(0)
鉴赏

这首诗《秋感次谦公韵》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落日江田瞑,荒烟下戍楼”,以夕阳西下、江田昏暗、荒烟弥漫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落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江田则代表了广阔的土地,戍楼则是边防的象征,荒烟则暗示了战争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

颔联“佳兵匪祥器,遗袂几中洲”,转而探讨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佳兵,即精良的兵器,但并非吉祥之物,而是带来灾难的工具;遗袂,指战死将士的衣裳,这里借指战争的残酷与牺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认为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而是带来破坏与痛苦的根源。

颈联“鬼火平林夜,殇魂海国秋”,进一步深化了对战争的哀悼之情。鬼火,象征亡灵的幽光,平林夜则描绘了夜晚森林的寂静与凄凉,殇魂,即战死者的灵魂,海国秋则暗示战争的范围广泛,影响深远。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哀思。

尾联“谁将上方剑,一为剪蛟虬”,以“上方剑”比喻权力或正义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于解决战争问题、恢复和平的渴望。剪蛟虬,意为斩断蛟龙,比喻消除祸患,恢复秩序。这句诗寄寓了诗人对结束战争、重建和平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种花五首·其五

忆昔空园今作林,墙头枕上总成阴。

废兴人事非天意,时暂纷华亦赏心。

(0)

牡丹三首·其三

密密芳华乱夕晖,碧油幕下觉春迟。

何时谢绝人间事,看尽东风烂漫时。

(0)

绝句送和弟行东皋兼过献臣二首·其二

西风满眼荻飞花,楚泽秋光一半差。

庖鳖好期张仲友,捲帆应带海山槎。

(0)

九日庭菊未开桃花反盛放异而索句得七绝四章但取协韵不分次第也·其三

金风瑟瑟袅馀霞,春色依稀认未差。

天为诗人新破例,众芳消尽尚开花。

(0)

再和邻几

冱寒凋暮节,大雪冒神州。

气象昏千里,光芒混六幽。

度前蚊过目,陨旷叶惊秋。

烟素长谁引,云罗薄自浮。

势轻低更起,影乱去还留。

玉石均朝采,珠玑共暗投。

围城明组练,格野乱旗旒。

模象群形富,牢笼众险周。

履空谙曳纵,骋望快登楼。

栖璧函珍带,装帘耀宝钩。

润应何泽比,甘岂井泉侔。

万物纷同态,繁阴惨共愁。

波声增渤澥,原色借来麰。

邀醉时吹面,欺贫屡洒裘。

驱除夏蛊尽,排迮楚氛收。

人谢泥涂辱,家成汗漫游。

画图饶粉垩,比兴极歌讴。

积久风逾厉,消迟岁聿遒。

短才非子敌,秘思为君抽。

高韵侵梁郢,烦言不可酬。

(0)

闻莺

阴阴老树连村路,羃羃轻烟过雨天。

长爱禽声能永日,似于莺友欲忘年。

朱缨紫椹看齐熟,深巷荒城得屡迁。

朗咏谢公池上作,勿惊春物变熏弦。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