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花风雨在花前。开也堪怜,落复何言。
愁魂斜亸泪珠悬,弱蒂难坚,红影难圆。
何事迷香双蛱蝶。浪向东园,魂梦相牵。
谁知不是养花天,试听啼鹃,春在谁边。
妒花风雨在花前。开也堪怜,落复何言。
愁魂斜亸泪珠悬,弱蒂难坚,红影难圆。
何事迷香双蛱蝶。浪向东园,魂梦相牵。
谁知不是养花天,试听啼鹃,春在谁边。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风雨中凋零的花朵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无奈。"妒花风雨在花前",以风雨比喻世事无常,花朵在风雨中遭受摧残,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脆弱。"开也堪怜,落复何言",既惋惜花开的短暂,又感叹花落的无声,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愁魂斜亸泪珠悬,弱蒂难坚,红影难圆",通过比喻人的愁绪如泪珠悬挂,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沉重与失落。"弱蒂难坚"表达出对生命坚韧性的无力感,"红影难圆"则寓言人生的不完整和遗憾。
接下来,词人借双蝶迷失花香,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追寻和眷恋:"何事迷香双蛱蝶,浪向东园,魂梦相牵"。"浪向东园"形象地写出蝶儿的迷茫,"魂梦相牵"则反映出词人内心对春天的深深怀念。
最后,词人发出疑问:"谁知不是养花天?"表面上是在质问自然,实则揭示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试听啼鹃,春在谁边"以杜鹃鸟的啼声唤起人们对春去的共鸣,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春光消逝的哀伤之情。
整体来看,王夫之的《一剪梅·春晚》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暮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