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每临岐,辄作数日恶。
况当暮冬际,尤用感离索。
千林已空枝,饥乌晚犹啄。
北风殊未已,槭槭卷黄落。
想当道里远,窈窕复寻壑。
霜寒清夜驿,月树堕惊鹊。
仆夫睡已熟,独坐谁与乐。
寄诗往问之,聊以慰寂寞。
平生每临岐,辄作数日恶。
况当暮冬际,尤用感离索。
千林已空枝,饥乌晚犹啄。
北风殊未已,槭槭卷黄落。
想当道里远,窈窕复寻壑。
霜寒清夜驿,月树堕惊鹊。
仆夫睡已熟,独坐谁与乐。
寄诗往问之,聊以慰寂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子兼行后一日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后的离愁别绪和孤独感受。首句“平生每临岐,辄作数日恶”描绘了诗人每当面临分别时内心的不安和痛苦,仿佛有几天的不适。接着,“况当暮冬际,尤用感离索”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凄凉和离别的伤感,冬季的萧瑟更添离情。
“千林已空枝,饥乌晚犹啄”通过描绘空枝上的饥饿乌鸦,渲染出一种荒凉和寂寥的氛围。接下来,“北风殊未已,槭槭卷黄落”写出了北风吹过,落叶纷飞的景象,暗示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想当道里远,窈窕复寻壑”想象友人行走在遥远的道路上,可能还要翻山越岭,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担忧。夜晚,“霜寒清夜驿,月树堕惊鹊”,诗人寓情于景,用霜寒、清夜和惊鹊来衬托自己的孤寂。
最后两句,“仆夫睡已熟,独坐谁与乐”,诗人自嘲地说,仆人已经入睡,只剩下自己独自坐着,无人分享这份寂寥,只能通过寄诗的方式来安慰彼此的寂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修行门户,叙次通知,先须屏子休妻。
猛舍尘情,寂寞潇洒相宜。
无则街前展手,御寒时、纸布为衣。
随缘过,守清贫柔弱,火灭心低。
日用擒猿缚马,处无为清净,暗契真师。
境灭心忘,神凝气结灵芝。
得得逍遥自在,任诗词、劝诱愚迷。
功行满,指蓬瀛路稳,跨朵云归。
处端稽首,上覆刘仙,一别倏忽三年。
每遇临风对月,思渴高贤。
忽尔遽承教字,方就审、法候安然。
弟且喜,无劳齿录,存念绵绵。
自愧尘缘未断,在磁洛两郡,且恁随缘。
不果来期,希恕老拙无愆。
首春即当拜觐,履高秋、颐素不宣。
处端望,师兄通妙几前。
又山亭、一番春老,归迟黄鹤何许。
殷勤天上乘槎客,还记渚鸥沙鹭。憔悴处。
奈青镜难藏,一一都呈露。空庭细步。
念一笑三年,相思千里,他日看嵇吕。
西门柳,烟雨千条万缕。人夸张绪风度。
谁知耸壑昂霄意,春树漫摇柔翠。杯满注。
愿回寿松乔,一曲清如水。壶中得趣。
问日丽扶桑,风来阊阖,应许共遐翥。
秦淮晓发,挂云帆十丈,天风如箭。
一碧湖光三十里,落日水平天远。
系马维舟,买鱼沽酒,杨柳人家店。
轻寒袭袂,淮南春色犹浅。
几度暮鼓晨钟,南来北去,游子心□倦。
芳草萋萋天际绿,怅望故人应转。
翠袖偎香,锦筝弹月,何处相留恋。
有人独自,灯花深夜频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