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帘洞》
《水帘洞》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洞口石累累,泉声天半悲。

练花朝日映,玉屑秋风吹。

初疑银汉泻,忽讶珠帘垂。

飞湍驾木末,游鱼挂花枝。

悬崖结石髓,荡溪成瑶池。

清波锦云蘸,碧色瑶草滋。

寄言诸仙女,何当来照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帘洞的壮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内石块、泉水、阳光、秋风、瀑布、游鱼等元素的生动画面。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美的意境。

首先,诗人以“洞口石累累”开篇,描绘了洞口堆积的石头,为整个场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着,“泉声天半悲”,通过声音的描写,赋予了泉水以情感色彩,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哀愁或故事。随后,“练花朝日映,玉屑秋风吹”,运用比喻手法,将泉水比作白练,花朵在朝阳下映照,秋风中飘落的玉屑,形象地描绘了水帘洞的美丽景色。

“初疑银汉泻,忽讶珠帘垂”,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瀑布的壮观,将瀑布比作从银河倾泻而下的水流,又比作垂下的珠帘,既展现了瀑布的动态美,也突出了其如梦似幻的意境。接下来,“飞湍驾木末,游鱼挂花枝”,通过“飞湍”与“游鱼”的对比,展现了水帘洞内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悬崖结石髓,荡溪成瑶池”,这两句描绘了洞壁上凝结的石髓,以及溪流荡漾形成的瑶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最后,“清波锦云蘸,碧色瑶草滋”,通过“清波”与“锦云”的结合,以及“碧色瑶草”的生长,展现了水帘洞内清澈、生机勃勃的环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水帘洞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神话色彩,赋予了景物以生命和情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神秘而美丽的洞穴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人的深情赞美。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明妃

万里来朝拜宠归,琵琶下马册阏氏。

虚传千古和戎话,不道当年虏自衰。

(0)

天香.龙涎香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0)

苻坚之苻从竹者非载赓呈似

天与西头扫泽苻,飞英亦暗合孙吴。

冰肌起粟愁云母,水骨浮槎立雪姑。

竹丈夫哉能崛强,梅兄弟者亦清癯。

一蓑谁傍篷笼宿,画出寒江独钓图。

(0)

花竹图

梅癯竹润楚兰馨,相约凌波作四清。

最爱此君秋一片,湘江烟水晓初晴。

(0)

母子别

客游严陵道,中路哭者谁。

哀哀母子别,云是夫弃妻。

百年结欢爱,一旦生别离。

妾去何足怜,怜此乳下儿。

哌哌未能语,弃去良可悲。

儿啼苦恋母,母闻转悲凄。

欲语别离苦,孩提尔何知。

徒能抚汝顶,相顾空泪垂。

夫妇义已绝,母子恩亦亏。

尔饥谁与哺,尔寒谁与衣。

明年尔学行,谁与相提携。

人言无母怜,有父尚可依。

尔父忍弃我,弃汝将如遗。

去去两相失,相见未有期。

娟娟秀眉目,梦寐或见之。

夜静涧声咽,犹似闻儿啼。

(0)

无题

试将潜皖问云游,何似灵岩与虎丘。

应道淮南山水胜,清奇都在两三州。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