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衔西岭,牛羊下云根。
春山凝春霭,板舆来烟村。
山花迷古路,垂柳暗林园。
不见尘氛扰,但听水潺湲。
车中睇群山,突兀苍龙奔。
高出青汉表,远将沧海吞。
崩崖豁欲断,潜伏但微痕。
蓄势腾空起,疑为熊虎蹲。
暝色青苍里,冉冉烟林昏。
迷离目力倦,暂停春云轩。
衣冠聚童叟,笑语共温存。
雁行长幼序,夙懔礼仪门。
缘枝思木本,循流思溯源。
家声旧清白,礼器仰彝尊。
欲问夜何其,月上如金盆。
落日衔西岭,牛羊下云根。
春山凝春霭,板舆来烟村。
山花迷古路,垂柳暗林园。
不见尘氛扰,但听水潺湲。
车中睇群山,突兀苍龙奔。
高出青汉表,远将沧海吞。
崩崖豁欲断,潜伏但微痕。
蓄势腾空起,疑为熊虎蹲。
暝色青苍里,冉冉烟林昏。
迷离目力倦,暂停春云轩。
衣冠聚童叟,笑语共温存。
雁行长幼序,夙懔礼仪门。
缘枝思木本,循流思溯源。
家声旧清白,礼器仰彝尊。
欲问夜何其,月上如金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牛羊归家的温馨场景,以及春山笼罩在轻雾之中的朦胧美。山花点缀古道,垂柳掩映园林,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远离尘嚣,只有潺潺流水的声音,让人心境平和。
诗人乘坐的车辆行驶在群山之间,仿佛穿越于苍龙奔腾的轨迹之上,高耸入云,似乎能与青天相接,甚至吞没远处的沧海。悬崖峭壁险峻,却隐藏着微小的痕迹,蓄势待发,如同熊虎静卧。暮色苍茫,烟林渐昏,目力疲惫之时,诗人选择暂时停歇在春云轩中。
村落中,衣冠整齐的老少欢聚一堂,笑声与温暖的话语交织在一起。雁行有序,体现了长幼尊卑的礼仪。诗人借由自然界的景象,反思人类社会的秩序与传统,强调了家族声望的清白与对礼器的尊重。最后,诗人询问时间,月光如金盆般升起,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谁与幽人煖直身,筠笼冲雪送乌薪。
烦君笑领婆欢喜,探借新年五日春。
胡君白云心,乡梦搅幽夕。
挑灯起我言,相对竟恻恻。
问君何时归,心已寄飞翼。
我归万山遥,君归一水直。
十年湖海间,耕砚苦不穑。
居然保章甫,晨省无愧色。
高堂椿树苍,萱花在堂北。
再拜捧寿卮,晴芳满瑶席。
埙篪夜床温,冠盖春巷塞。
万古天伦中,真乐非外借。
明朝浙东西,片云渺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