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六》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六》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道我六穗罗八珍。洪鼎自爨匪劳薪。

荆包海物必来陈。滑甘滫?味和神。

以斯至德被无垠。

(0)
鉴赏

这首诗是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沈约所作,收录在《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中。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追求,以及通过这些美好事物来表达个人德行修养的意境。

“道我六穗罗八珍”这句中的“六穗罗”、“八珍”都是指古代珍贵的食材,象征着丰富和奢侈。诗人通过这些高级别的物品来展示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洪鼎自爨匪劳薪”则描绘了一种不费吹灰之力的境界。“洪鼎”指大锅,“自爨”意味着自动燃烧,而“匪劳薪”表示不需用到柴火,形象地表达了物资丰富、生活舒适的状态。

“荆包海物必来陈”这句中,“荆包海物”指的是来自海洋的珍奇之物,这些珍品会被人们所收集和展示。“必来陈”则表明这些宝物都会汇聚到诗人这里,彰显了诗人生活中的富足与尊贵。

“滑甘滫?味和神”一句中,“滑甘滫?”形容食物的美味,而“味和神”则暗示这种美味能够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以斯至德被无垠”一句,用“斯”指代前面的所有美好事物,而“至德”则是指最高的道德修养。“被无垠”意味着这种美好的德行能够广泛传播,没有边际。这也表明诗人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完善,而且更注重精神层面和品德上的提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奢侈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质量的高标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精神上追求崇高道德修养的理念。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车浮

寒鱼得汕便为家,两两方舟载小车。

谋食旋遭芳饵误,求安仍值积薪遮。

情存未免人先得,欲尽要令物莫加。

身似虚舟任千里,世间何处有罦罝。

(0)

七夕

火流知节换,秋到喜身安。

林鹊真安往,河桥晚未完。

得闲心不厌,求巧老应难。

送酒谁知我,瓢樽昨暮乾。

(0)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其三

井水中藏东海鱼,侧盆翻雨洗凡夫。

隔山欲共公相见,莫道从来一滴无。

(0)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一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缥缈危谯面面山,朝来云作雨潺潺。

忽然风卷归何处,百里阴晴反掌间。

(0)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太后阁六首·其四

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

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

(0)

次韵孙推官朴见寄二首·其一

蒙愠未能忧悄悄,得闲时复醉昏昏。

知君亦学无言语,岂悟维摩不二门。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