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閒情傲绝伦,双眉长日未曾颦。
秪知明镜誇倾国,那省黄金赂使臣。
皇帝始怜当日事,琵琶不暖玉门春。
若非竟嫁单于去,如此光芒必动人。
独立閒情傲绝伦,双眉长日未曾颦。
秪知明镜誇倾国,那省黄金赂使臣。
皇帝始怜当日事,琵琶不暖玉门春。
若非竟嫁单于去,如此光芒必动人。
这首诗《明妃》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即明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立高洁的情操与超凡脱俗的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明妃命运的同情与赞美。
首句“独立闲情傲绝伦”,开篇便以“独立”二字点出明妃的独特身份与超凡气质,她独自一人,情感闲适,傲视群芳,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接下来,“双眉长日未曾颦”进一步刻画了明妃的美貌与内心的平静,即使在漫长的岁月里,她的双眉也未曾皱起,暗示着她内心的坚韧与从容。
“祗知明镜夸倾国,那省黄金赂使臣”两句,通过对比明妃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以及她对待权贵的态度,表现了她不为权势所动,不慕虚荣的性格。明妃深知自己的美貌足以倾国,却从不利用这美貌去贿赂权臣,显示出她的高洁与自尊。
“皇帝始怜当日事,琵琶不暖玉门春”则通过皇帝的视角,表达了对明妃命运的感慨。尽管明妃最终远嫁匈奴,但她的故事仍被后世所铭记,她的琵琶声虽未温暖玉门关的春天,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回响。
最后,“若非竟嫁单于去,如此光芒必动人”一句,表达了对明妃命运的惋惜与赞美。如果明妃没有远嫁匈奴,那么她的光芒必定会更加耀眼,影响更多的人。这句话不仅是对明妃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女性独立自主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明妃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其独立、高洁、坚韧的品质,以及对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汉江露冷,是谁将瑶瑟,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涂腮粉艳,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佩环犹自丁东。
回首杜若汀洲,金钿玉镜,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袜尘羞溅春红。
渺渺予怀,迢迢良夜,三十六陂风。
九疑何处,断云飞度千峰。
我本山中人,尺一唤起趋埃尘。
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朝来爽气如有期,送我凭轩一杯酒。
丈夫已忍猿鹤羞,欲去且复斯须留。
西峰木脱乱鬟拥,东岭烟破修眉浮。
主人爱客山更好,醉里一笑惊蛮州。
丁宁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