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葬后有感因示诸弟侄》
《葬后有感因示诸弟侄》全文
明 / 张嗣纲   形式: 七言律诗

青山一望且长吁,满目蓬蒿起白狐。

后葬每惭非五鼎,前丧遗恨在三虞。

烟凝谷口疑魂聚,露滴松梢带泪濡。

但得先灵安马鬣,相逢何必论堪舆。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的《葬后有感因示诸弟侄》。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亲人去世后的哀思与感慨。首句“青山一望且长吁”,以青山为背景,表达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接着,“满目蓬蒿起白狐”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后葬每惭非五鼎,前丧遗恨在三虞”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地位与身后哀荣的思考,既有对逝者未能享受富贵的遗憾,也有对生前荣华与死后哀荣之间差距的感慨。

“烟凝谷口疑魂聚,露滴松梢带泪濡”描绘了葬礼之后的场景,烟雾凝聚在山谷口,仿佛逝者的灵魂聚集于此;露水滴落在松树梢头,如同泪水般湿润,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痛。

最后,“但得先灵安马鬣,相逢何必论堪舆”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安息的希望,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认为即使在另一个世界相遇,也不必再讨论生死之间的地理方位,体现了对逝者深深的敬仰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哀思与怀念,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生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嗣纲
朝代:明   字:效忠   籍贯:清远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猜你喜欢

步蟾宫

东风又送酴醾信。早吹得、愁成潘鬓。

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

归来沉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0)

次韵徐审知寄赠古句

倦游历落三载中,重来触事多不同。

旧交云散隔山岳,在者一二莫我从。

新知喜获徐孺子,年少已有诸老风。

譬之宝剑虽尚伏,清夜往往舒长虹。

惟君家学故有宗,念我早日尝登龙。

周旋何止道畴昔,玷缺便拟相弥缝。

分携转眄且十日,梦寐尝若见德容。

要裁短章寄离阔,抒思苦穷无由丰。

新诗忽来堕我侧,句法沈稳字亦工。

寂寥此道几欲息,玄文纵在人非雄。

吾君嗜好乃如此,谁为冀北真群空。

我今百不一称意,顾赖交友忘终穷。

兹焉得君益足贺,自起酌酒浇块胸。

滔滔原从滥觞至,君其勿惮寻尺庸。

异时相见定刮目,敢作吴下旧阿蒙。

因君我亦事穮蓘,瘠卤要使成千钟。

(0)

寄李处州

自入湖南路,驱车得屡停。

流传虽有句,次舍或无亭。

崄绝犹云未,艰危不易听。

真宜太白醉,未信屈原醒。

我去方蛮府,公归合汉庭。

愿言均沛雨,尚想独当霆。

白雪故寡和,黄麻须六经。

诏除期不晚,得以慰飘零。

(0)

谒颜范祠·其一

处士当年配水仙,范公亦俨客星悬。

谁知旧日番君国,飒爽英姿盖九贤。

(0)

诗一首

学语浑似学参禅,要保心传与耳传。

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

(0)

二十夜起对月怀斯远成父·其三

昨朝执热扇慵挥,今夕凉生寝益衣。

想见山房听风竹,怅余何日定成归。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