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丧向千载,有志即已难。
昔我亦不恶,忽忽成永叹。
问津遍六籍,弥缝无一完。
还持此耿耿,以告诸少年。
道丧向千载,有志即已难。
昔我亦不恶,忽忽成永叹。
问津遍六籍,弥缝无一完。
还持此耿耿,以告诸少年。
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深深忧虑与感慨。诗人全祖望在清朝时期,面对“道丧向千载”的历史背景,感叹有志之士实现理想之难。他回顾自己过去虽未恶于世事,却也未能避免时间的无情流逝,最终只能发出“忽忽成永叹”的感慨。
诗人通过“问津遍六籍,弥缝无一完”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试图从古代经典中寻找答案和弥补缺失的努力,但发现这一切都难以完整。这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最后,“还持此耿耿,以告诸少年”,则表明诗人将这份坚持与忧虑传递给年轻一代,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反思,更蕴含着对时代变迁、文化传承的深邃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责任的担当与对未来的期待。
闲云舒卷无声画,醉石敲推一色棋。
试问挂瓢栖碧洞,何如襆被卧彤闱。
梦中芳草还成路,别后黄花又是时。
羞杀今年堂上燕,片心寄与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