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五弟春草堂》
《集五弟春草堂》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草堂红碧尽离离,轻热轻寒正好时。

种药且收曾效子,修花惟去最低枝。

窗间番舌听言鸟,堤外风鸢看小儿。

欲与少陵添故事,入春新作海棠诗。

(0)
鉴赏

此诗《集五弟春草堂》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春草堂内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处的闲适生活。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轻热轻寒之感,以及草堂内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首句“草堂红碧尽离离”,开篇即以“红碧”二字点出春意盎然的色彩,而“离离”则形象地描绘了草木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轻热轻寒正好时”一句,巧妙地将季节特点融入其中,既表现了春天气候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当前时节的喜爱和适应。

“种药且收曾效子,修花惟去最低枝”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草堂主人的生活情趣。通过“种药”、“修花”的活动,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也暗含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实践精神。“曾效子”和“最低枝”则分别借用了典故和形象,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

“窗间番舌听言鸟,堤外风鸢看小儿”两句,通过听鸟语、观风筝,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生动展现出来。这里既有对自然声音的欣赏,也有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最后,“欲与少陵添故事,入春新作海棠诗”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体验与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号少陵野老)的诗歌相联系,创作新的关于海棠的诗篇。这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学的敬仰,也展现了诗人创作的创新精神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综上所述,《集五弟春草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文化及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杂诗·其三

五载居海滨,避秦幸有此。

士夫稍奔集,偷活贤转徙。

鬻字聊自存,俯畜繁食指。

同年互吊唁,屈指八九子。

诸公各厉节,可敬亦可喜。

所嗟负君国,碌碌何足齿。

吉甫真包胥,义烈谁与比?

当年登科录,宝祐照青史。

吾侪曷交勉,牖下非善死。

(0)

汉江秋望图·其二

江哀汉怒此争流,断送愁人又暮秋。

今日中原应失望,莫将泪眼更登楼。

(0)

答陈伯严同登海藏楼之作

恐是人间乾净土,偶留二老对斜阳。

违天苌叔天将厌,弃世君平世亦忘。

自信宿心难变易,少卑高论莫张皇。

危楼轻命能同倚,北望相看便断肠。

(0)

送胡瘦篁侍御出京

逐流病未能,行道嗟有命。

踟蹰不忍去,始见君子性。

读君言别诗,烈意出淡定。

浩然孰能止,尹士恶知孟。

诸贤抱馀惜,累饯若未称。

去留志难异,微箕各为正。

繄予久自放,情直行颇径。

驱车偶过阙,心不善朝政。

挽之既甚难,谁敢问究竟。

酒炉共取醉,聊以助归兴。

刚肠傥犹热,未免顾破甑。

江湖不寂寞,或者天可胜。

(0)

中秋胡芦岛夜起

天开辽东湾,海献胡芦岛。

通塞岂有数,营此恨不早。

何来海上客,负手睨苍昊。

驱车涉惊潮,蹑屐下峰杪。

舞鸥翩相迎,击浪忽群矫。

水母大如轮,拦视旋弃掉。

冈峦纷离合,酾海作数道。

西北如列屏,开场对浩渺。

千载置不顾,得之出意表。

长堤截怒涛,可使变城堡。

预期十年后,楼观郁相抱。

层冰虽触天,到此荡如扫。

向夕云密布,疏雨凉袅袅。

宵深梦一觉,吼啸颇相搅。

开门月未坠,飞雪捲秋缟。群山正弄影,倒浸参与。

洛神疑欲出,绝世凌缥缈。

清寒不可当,仙骨嗟已老。

救时独悲愤,后著苦难好。

却思归楼中,酣眠直至晓。

(0)

颜氏园独坐

浮生忽在斯,斜日耀高馆。

形骸诚有用,凭此聊把玩。

《南华》非僻书,推去复取看。

了不异人意,姑作须臾伴。

回廊亦可喜,风竹拂凌乱。

岂无胸中郁,白昼故易散。

所憎欠安眠,往事犯夜半。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