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
《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把诏心先剑外飞,一身与国系安危。

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

历见本朝归秉轴,多由全蜀出分麾。

少陵漫为知音喜,行到花溪已恐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ánggōngjiādìngshuàiwángdàizhìchéngdōu
sòng / qiángzhì

zhàoxīnxiānjiànwàifēishēnguóānwēi

guānluòjīnyìnjǐnshuǐchūnfēngzhuǎnxiù

jiànběncháoguībǐngzhóuduōyóuquánshǔchūfēnhuī

shǎolíngmànwèizhīyīnxíngdàohuākǒngchí

注释
诏心:胸怀壮志。
剑外:剑门之外,指蜀地。
系:关联。
安危:安全与危险。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边疆。
金印:象征权力的金质印章。
锦水:美丽的河流名。
绣旗:装饰华丽的旗帜。
本朝:当朝。
归:回归。
秉轴:执掌中枢权力。
全蜀:整个蜀地。
出分麾:出征指挥。
少陵:对杜甫的尊称,因其曾任过工部员外郎,杜甫自称‘少陵野老’。
知音:知己,好友。
花溪:地名,在四川成都附近。
恐迟:担心来得晚。
翻译
心怀壮志先于剑门外飞翔,个人命运与国家安危紧密相连。
在玉门关告别金色官印,锦水边春风吹动着华丽的旗帜。
我曾见证多位朝臣回到中枢,大多是因为从蜀地出征归来。
杜甫欣喜于知音,但行至花溪又怕来得太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题为《依韵和杨公济喜嘉定帅王待制移成都》。诗中表达了对王待制调任成都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他的能力和政绩的肯定。首句“把诏心先剑外飞”描绘了王待制接诏后迫不及待地奔赴剑外(指四川地区)的心情,显示出其忠诚和责任感。第二句“一身与国系安危”强调了他的使命重大,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接下来的两句“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通过描绘王待制离开京城时的场景,暗示他将带着朝廷的期望和责任,在成都开启新的篇章。这里的“玉关”和“金印”象征权力和职责,“锦水春风”则预示着他在成都的政绩将如春风般温暖。

“历见本朝归秉轴,多由全蜀出分麾”回顾历史,指出成都历来是朝廷的重要据点,王待制的到来可能带来更多的中央决策和指挥。最后一句“少陵漫为知音喜,行到花溪已恐迟”,借用杜甫的典故,表达诗人对王待制的期待,希望他能早日抵达成都,施展才华,造福一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许和期待的笔触,描绘了王待制赴任成都的重要性和意义,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士大夫忠君报国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哭郭仲微三首·其三

谢氏虽多女,中郎竟乏儿。

人生忽至此,天道果无知。

一代英才往,千篇故稿遗。

生平同翰墨,不及镂丰碑。

(0)

送贵溪尉周懿文先辈

几日铨符给诏程,赐袍如草滞僚英。

大言久废三千奏,倦曲难终一再行。

吴蟹沈波秋稻富,海鱼藏穴夜潮平。

待君削牍登文石,趣与渊云继颂声。

(0)

奉檄汉上和兄长廷评喜于邂逅

弥年宾牒叹离居,始得还家奉板舆。

出沐恩深汤吊虮,校文官冷字成鱼。

三杯旅案馨羞切,百末凝醅献寿馀。

缰锁空名堪自笑,又随轺马趣移书。

(0)

和宫师相公待制庞学士贤年二韵续川然两字

龙楼一品亚台联,佚老归来帝养贤。

商皓岭芝追隐伴,胡公潭菊得高年。

客盘梅熟经调鼎,宴渚舟横旧济川。

延阁裁章纡和曲,玉音风驭共泠然。

(0)

龙岩寺

磴齿缘苍巘,檐牙冒紫氛。

楼鸣穿峡濑,堂宿抱峰云。

鸟散生台晏,僧归浴树曛。

居然化城地,长与客尘分。

(0)

真宗永定陵·其二

洛水萦祠外,嵩云泊栋端。

桥山何必问,只是葬衣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