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重阳,有半月、犹零九日。
且停待、今宵月上,宝轮飞出。
有客最谙闲况味,无人会得真消息。
算何须、抵死要荣华,劳心力。楼观迥、遥山碧。
槽窄小,真珠滴。随分赏、闲亭别圃,好天良夕。
篱畔行看金蕊耀,林梢便见瑶芳白。
玩春来、夏去复秋冬,尘中客。
屈指重阳,有半月、犹零九日。
且停待、今宵月上,宝轮飞出。
有客最谙闲况味,无人会得真消息。
算何须、抵死要荣华,劳心力。楼观迥、遥山碧。
槽窄小,真珠滴。随分赏、闲亭别圃,好天良夕。
篱畔行看金蕊耀,林梢便见瑶芳白。
玩春来、夏去复秋冬,尘中客。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吕胜已的《满江红·中秋》。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中秋节的月色和自然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时间和功名利禄的深刻感悟。
诗开篇“屈指重阳,有半月、犹零九日”,通过计算日期来强调中秋之夜的明月,月亮如同宝轮飞出,显现了作者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视。紧接着,“且停待、今宵月上”表达了一种停下脚步,静观今宵明月的心境。
“有客最谙闲况味,无人会得真消息”,则透露出诗人独自品味这份清凉与宁静,而这种内心的感受却难以与他人共鸣。接着,“算何须、抵死要荣华,劳心力”表达了对过度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认为这些世俗的追求并不值得耗费生命。
“楼观迥、遥山碧。槽窄小,真珠滴”,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楼台远眺,山色青翠,小槽中流淌着如同真珠般清澈的水流。
“随分赏、闲亭别圃,好天良夕。篱畔行看金蕊耀,林梢便见瑶芳白”,诗人在这节描述了自己在美好的傍晚时光中,随意欣赏自然之美,无需刻意追求,只是在闲静的亭台园圃间漫步,观赏着金黄色的花朵与洁白如玉的果实。
最后,“玩春来、夏去复秋冬,尘中客”,则是诗人对四季更迭,生命流转的一种感慨。作为世间行者,我们都只是过客,应当珍惜每一个美好的时刻,而不必过于沉迷于功名和物欲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