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菭》
《青菭》全文
明 / 邝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积空已成色,旷古意弥深。

无复庙廊趣,澹然山水心。

雨花冥药灶,涯漏滴风琴。

自足敦微尚,夷犹芳涧阴。

(0)
鉴赏

这首诗《青菭》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积空已成色”,以“空”与“色”的对比,暗示了自然界的物质与虚无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接着,“旷古意弥深”一句,点明了这种景象蕴含的历史深度和深远意义,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悠长与空间的广阔。

“无复庙廊趣,澹然山水心”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深深向往。这里的“庙廊趣”象征着官场的权谋与世俗的喧嚣,而“山水心”则代表了诗人追求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雨花冥药灶,涯漏滴风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雨后的花朵在药灶旁静静地开放,仿佛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和谐共存;而远处的山崖上,滴答的水声如同风琴的旋律,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韵律。

最后,“自足敦微尚,夷犹芳涧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崇尚。这里的“敦微尚”意味着对细微事物的重视和欣赏,而“夷犹芳涧阴”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涧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邝露
朝代:明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猜你喜欢

别张思圣照磨

柏台深处识风姿,南国春残送我时。

幕府日长松影瘦,琴书窗小竹香迟。

山杯持酒分椰子,石密和浆摘荔支。

从此朱厓明月夜,飞云频与寄相思。

(0)

送庐陵范会宗入京省兄朝宗

大范留京国,斋居接栋梁。

端门通籍晚,望苑曳裾长。

远客逢难弟,诸公比季方。

题诗晴望岳,载酒夜浮湘。

万里怀燕市,三年厌楚乡。

旅游成独往,兄在慰相望。

马酒宜风土,狐裘耐雪霜。

况闻周选举,不废汉贤良。

紫电依龙种,青霄属雁行。

故人多在北,应念独南翔。

(0)

次韵曾士敏寄其子经筵典书元杰

天涯游子日思归,行李何时发帝畿?

司马未论金换赋,买臣终欲锦为衣。

紫驼车动秋尘合,黄犬书回暮雪飞。

我亦乡心满江浦,千山烟树正霏微。

(0)

龙翔寺

梵王宫殿倚青冥,先帝旌幢拥百灵。

宝网自鸣空里乐,琅函时出赐来经。

近山凤去花仍碧,遥海龙归树独青。

玉辇宸游竟寥廓,行人挥泪读新铭。

(0)

杂述二首·其一

天龙地用马,健顺理亦宜。

谁于其两间,赤手握阴机。

东门一长啸,四海皆惊迷。

向来种桃人,此去当何之。

悠悠黄唐远,来者邈难期。

龙逝白云征,马轻九坂驰。

行行马上郎,万里长风吹。

不见长江边,折尽杨柳枝。

(0)

出使云南留别都城诸公

苍龙双阙郁岧峣,曾侍鹓鸾趁早朝。

往事已随尘衮衮,虚名赢得鬓萧萧。

长林丰草空相忆,瘴雨蛮烟苦见招。

借问都门门外柳?为谁留著最长条。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