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初得吴太原道中书有怀》
《春初得吴太原道中书有怀》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草色春城叹索居,虚窗残月渺愁予。

忽从五马边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

汾水东流连朔塞,关门北望是穹庐。

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疏。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春初之时在吴地收到友人太原道中书信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草色春城叹索居”,开篇即点出季节与地点,春色满城,绿草如茵,然而诗人却独自一人,不禁生发出孤独之感。这里的“叹”字,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欣赏,更暗含着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次句“虚窗残月渺愁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愁绪。虚掩的窗户,残缺的月光,营造出一种空寂、幽深的氛围,使得诗人内心的愁绪更加浓重。此处的“渺”字,既形容了月光的微弱,也暗示了诗人思绪的遥远与渺茫。

第三句“忽从五马边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转而写到收到友人的书信。五马,古代官职的象征,这里借指友人。双鱼,古代传递书信的工具,此处巧妙地运用了“双鱼”的形象,既表现了书信的珍贵,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这一句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诗人由孤独至喜悦的情感变化。

第四句“汾水东流连朔塞,关门北望是穹庐”,描绘了友人所在之地的地理环境。汾水东流,朔塞相连,北望是草原上的穹庐,既展现了友人所在地的壮丽景色,也隐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两句“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疏”,则转向对时局的担忧。晋阳,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地,诗人在此处提醒友人及自己,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能放松警惕,保障国家的安全。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关切,也是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个人情感、友人书信以及时局忧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杂题上元竹枝词·其三

腰身十七正娇慵,珠凤鞋帮一捻红。

不奈小桥春露滑,阿娘扶过石栏东。

(0)

新岁竹枝词·其十

佛阁前头照水梅,半晴天气暖催开。

娇憨小妹惊看见,一日来扳四五回。

(0)

丁卯首春余辞家薄游端己首唱骊歌情词凄宕征途吟讽依韵和之并寄呈韬仲以志同叹·其二

知君心赏寄灯楼,趁月追寻到晓筹。

应恨狂朋漂泊去,明朝谁问拾钗游。

(0)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三

喜到眉端蹙更湾,天然娟媚不须删。

笑供沉水和欢道,情暖长须似博山。

(0)

解连环.用李十九韵,送琢恺似南还,因话使高丽事

几番窗雨。甚篝灯乍剪,赋情凄楚。

听说道、玄菟城边,正秋夜梦长,候鸡啼去。

果下前驺,有鬌髻、红妆别部。

爱归吟硾纸,小鬟争唱,倚银筝处。

年时酒垆忆否,笑长鲸未似,气还吞虎。

记灞岸、分手东西,又席帽催凉,葛衫更暑。

才得相寻,便惹起、客愁如絮。

剩离亭、伴影无眠,冷蟾十五。

(0)

生查子

门外绿杨深,系马当初别。

独自下帘钩,三月飞花节。

梁间燕子归,夜夜双调舌。

刻作玉搔头,留把相思说。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