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述二首·其一》
《杂述二首·其一》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古风

天龙地用马,健顺理亦宜。

谁于其两间,赤手握阴机。

东门一长啸,四海皆惊迷。

向来种桃人,此去当何之。

悠悠黄唐远,来者邈难期。

龙逝白云征,马轻九坂驰。

行行马上郎,万里长风吹。

不见长江边,折尽杨柳枝。

(0)
鉴赏

这首诗以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天地自然、历史变迁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开篇“天龙地用马,健顺理亦宜”,以“天龙”与“地用马”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万物各得其所、顺应自然规律的状态。接着,“谁于其两间,赤手握阴机”一句,引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暗示着人类虽渺小,却能洞察自然法则。

“东门一长啸,四海皆惊迷”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魄和深远的影响。紧接着,“向来种桃人,此去当何之”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思考。随后,“悠悠黄唐远,来者邈难期”将思绪拉回遥远的历史,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未来的不可预知。

“龙逝白云征,马轻九坂驰”两句,以龙与马的象征,寓意历史的更迭与人生的旅程。最后,“行行马上郎,万里长风吹”描绘了一位行走在广阔天地间的旅人,面对无垠的风,展现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而“不见长江边,折尽杨柳枝”则以具体的景物,寄托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情感表达,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杂记·其六

墙阴绕遍却空还,烟树红扉不启关。

解得檀郎生性否,暮钟时候怕身闲。

(0)

望江南·其一

江南好,家住在横塘。

曾系画船曾系马,也栽黄竹也栽桑。十二曲回廊。

(0)

解连环.用武曾韵送孙恺似还嘉定

桐花丝雨。念相逢又别,羽书三楚。

一自我、归卧江南,只灯暗竹窗,梦魂来去。

报道鸣珂,渡鸭绿、星飞使部。

早回骖凤邸,锦筝红友,月华生处。吟鞭此时见否。

正雕阑坠叶,冷凝金虎。

忍独自、开了柴门,伴芦雁迎寒,柳蝉辞暑。

回首西山,肯记忆、破衫装絮。

莫因循、半载为期,禁烟百五。

(0)

满庭芳.迟家信不至

野渡莺疏,官亭柳密,春归犹未还家。

碧窗灯暗,半阁冷纹纱。

游倦菱塘人少,正画楼、愁满天涯。

云横断,乡园信杳,江树日初斜。

麦秋风雨夜,客厨齑淡,尝遍王瓜。

况旗青阑赤,歌远樽赊。

望极烟迷水曲,立昏黄、数尽栖鸦。

忧来处,谁能解此,空寄女儿花。

(0)

更漏子

梨花深,桃叶遍。家住横塘路半。鱼浪白,燕泥红。

都残昨夜风。玉缸香,春酒碧。还向檐前惊惜。

临晓镜,镇长思。花开鬓又丝。

(0)

南乡子.卧佛寺

乱石拥山田。行遍凉沙不见泉。

驱马独来林际寺,金仙。也倦津梁尽日眠。

古柏翠笼烟。新月如弓乍引弦。

何处霜钟声断续,诸天。尚有藤萝绝壁悬。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