滮水蟠根奕叶长,筵前冰齿得仙浆。
上林嘉种休相借,验取夷光到甲香。
滮水蟠根奕叶长,筵前冰齿得仙浆。
上林嘉种休相借,验取夷光到甲香。
此诗《槜李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槜李树的生长之态与品尝其果实的美妙体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滮水蟠根奕叶长”,以“滮水”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槜李树根深叶茂的生长景象。滮水,即指流水,这里用来形容槜李树根系发达,如同流水般蜿蜒曲折,形象地展示了树根的盘旋之势。同时,“奕叶长”则强调了树叶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了槜李树生命力的旺盛。
次句“筵前冰齿得仙浆”,将槜李果实比作“仙浆”,既突出了果实的珍贵与美味,也赋予了其超凡脱俗的意境。筵前,意味着在宴席之上,人们品尝这如同仙露般的槜李果实,冰齿则形象地描绘了果实的清凉口感,仿佛能洗净口中的尘埃,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享受。
后两句“上林嘉种休相借,验取夷光到甲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上林,古代皇家园林,此处借指理想的种植环境。诗人表达了对槜李树的珍视之情,认为它不应被轻易借出或移植,因为每一株槜李都承载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同时,通过引用夷光(传说中的美女,此处可能暗喻槜李果实的美丽与诱人)到甲香(可能指槜李果实的香气),进一步强化了槜李果实的珍贵与魅力,同时也暗示了品尝槜李果实能够带来心灵上的愉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槜李树及其果实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诗中运用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意蕴和深远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天上有仙客,家世说南州。
精神炯炯秋水,胸次纳青丘。
带取括苍风月,来听蓬莱环佩,笑阅几春秋。
袖有如椽笔,落纸烂银钩。拥红金,披紫绮,尽风流。
斗杓插子,蓂开九荚恰生朝。
正好年当富贵,再展青云步武,鬓影未萧骚。
伫见纶音下,万里快封侯。
层台高筑势崭岩。迢递隔闾阎。
不将贮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银蟾。
为爱一轮光皎,又看孤影廉纤。桂花香里□吟髯。
兴趣自能添。露华凉透罗衣薄,更深也、万籁声潜。
弹罢瑶琴三叠,还将玉管重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