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台高筑势崭岩。迢递隔闾阎。
不将贮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银蟾。
为爱一轮光皎,又看孤影廉纤。桂花香里□吟髯。
兴趣自能添。露华凉透罗衣薄,更深也、万籁声潜。
弹罢瑶琴三叠,还将玉管重拈。
层台高筑势崭岩。迢递隔闾阎。
不将贮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银蟾。
为爱一轮光皎,又看孤影廉纤。桂花香里□吟髯。
兴趣自能添。露华凉透罗衣薄,更深也、万籁声潜。
弹罢瑶琴三叠,还将玉管重拈。
这首元代沈禧的《风入松·咏俞绍庵秋蟾台》描绘了一座高耸的台阁,其气势峻峭,与周围的民居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并未将此台单纯用于宴乐,而是在深秋之夜独自登临,欣赏那明亮如银的月亮,感受月光的皎洁和孤影的清冷。在桂花香气中,诗人沉醉于吟咏之中,这增添了他此时的兴趣。夜晚凉意透骨,轻薄的罗衣难以抵挡,四周万籁俱寂,只有秋虫低鸣。诗人弹奏完瑶琴后,又拿起玉管,似乎在继续他的音乐之旅。整首诗通过秋夜赏月和音乐活动,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雅兴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