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梧下寒叶,虚阶静有声。
出户独徬徨,流飔绕前楹。
履霜不自警,寒衣何由成。
知风鸟背巢,随阳雁南征。
微物亦何识,先时知所营。
豫来虑易怯,愁至疾若并。
苍然眺远色,秋气伤人情。
高梧下寒叶,虚阶静有声。
出户独徬徨,流飔绕前楹。
履霜不自警,寒衣何由成。
知风鸟背巢,随阳雁南征。
微物亦何识,先时知所营。
豫来虑易怯,愁至疾若并。
苍然眺远色,秋气伤人情。
这首清代李长霞的《秋感》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高梧下寒叶”以高大的梧桐树落下寒冷的叶子,渲染出秋日的萧瑟气氛。接下来,“虚阶静有声”写出了寂静台阶上传来的落叶声音,增添了寂寥之感。
诗人走出户外,“出户独徬徨”,流露出孤独和徘徊的情绪,而“流飔绕前楹”则通过飘动的凉风吹拂屋檐,进一步强化了季节的冷意。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及时准备,“履霜不自警,寒衣何由成”,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警觉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知风鸟背巢,随阳雁南征”运用比兴手法,表达对自然生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适应,反衬出人的无知与无助。最后两句“微物亦何识,先时知所营”感慨连微小生物都能预知季节变迁,而人却未能及早规划,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省。
整首诗以秋景为引,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变故时的困惑、担忧和对未来的深思,展现了清秋时节特有的凄凉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