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正一日示阿慈》
《元正一日示阿慈》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季真少俨三十岁,俨入新年五十三。

疑我满怀揣佛法,解腰抖擞破裙衫。

大瞻终老同香火,小朗平生共石岩。

深炷垆香待清旦,偶闻残雪落高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释德洪与他的弟子阿慈在元正节这一天的互动情景,充满了禅意和生活情趣。

首联“季真少俨三十岁,俨入新年五十三”,以年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转。季真年轻三十岁,而俨则步入新年的五十三岁,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积淀。

颔联“疑我满怀揣佛法,解腰抖擞破裙衫”,通过阿慈的动作和表情,表现了他对师父释德洪佛法的尊敬与好奇。他似乎怀疑师父心中藏有佛法,于是解下腰带,抖擞衣衫,准备聆听或实践佛法的教诲。

颈联“大瞻终老同香火,小朗平生共石岩”,表达了师徒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共同的生活理想。他们将携手度过余生,如同在同一座寺庙中供奉香火,又如同一起生活在岩石间,象征着心灵的契合与生活的简单质朴。

尾联“深炷垆香待清旦,偶闻残雪落高杉”,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师徒二人在等待天明时,点燃香炉,静心祈祷。偶尔传来高杉上的残雪掉落的声音,更添了几分禅意和自然的和谐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徒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师徒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它不仅是一首对佛学的赞颂,也是对简朴生活和心灵纯净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苑里年节竹枝词·其三

纷纷牲醴闹头牙,膜拜香烧福德爷。

农祝丰年商利市,醉人扶过比邻家。

(0)

水龙吟.水仙花

姗姗罗袜无尘,凌波懒向东皇笑。

轻妆照影,高标绝俗,软红不到。

水石清华,仙姿幽润,人间春早。

喜深闺静对,素心无语,帘半卷,香盈抱。

应共梅花寄傲。尽消受、严寒料峭。

凝情最是,月斜风定,芳魂缥缈。

秀靥黄冠,娇鬟翠袖,洛妃年少。

恨江皋解佩,误将颜色,作画图稿。

(0)

贺圣朝.送春

二分春色都辞树。剩一分风雨。

征衫检点最消魂,看泪花红处。

幽情难问,归期细数。祗满怀离绪。

天涯谁解惜芳菲,任东皇来去。

(0)

好事近.题画三首·其三

吹笛柳阴船,悄共如飞双楫。

梦得六朝风物,笑河山历历。

浮云踪迹一身轻,莫漫伤行色。

何日寒潭秋水,与渔娃共席。

(0)

隩草戊戌仲冬和韵·其八

门外苍茫势,神龙且寄髯。

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

善爱知珍鼎,需调用作盐。

呈身原不惯,应合与时潜。

(0)

癸卯端午·其三

笑予何事日栖迟,不读离骚便赋诗。

几度寻筇欲问酒,蒲香隔院竟招谁。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