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华构倚青冥,卷尽晴岚独自登。
去雁横斜纷点点,好峰青碧露层层。
胜游与客同清赏,佳处题名在翠筠。
凭槛不堪衰眼力,候船津渡见归僧。
危楼华构倚青冥,卷尽晴岚独自登。
去雁横斜纷点点,好峰青碧露层层。
胜游与客同清赏,佳处题名在翠筠。
凭槛不堪衰眼力,候船津渡见归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华丽建筑,诗人独自登楼,远眺景色。去雁在空中划出点点痕迹,远处山峰青碧,层次分明。与友人一同享受这清雅的风光,并在翠竹上题下名字作为纪念。站在栏杆前,诗人不禁感叹自己的视力衰退,远处的渡口,一位僧人正等待着归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
得得来看还不乐,竹茎荒处破殿虚。
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
徐生绝笔今百年,祖师相傅妙天下。
壁如雪色一丈许,徐生画水才盈堵。
横看侧看只麽是,分明是画不是水。
中有清济一线波,横贯万里浊浪之黄河。
雷奔电卷尽渠猛,独清元自不随他。
波痕尽处忽掀怒,揽动一河秋色暮。
分明是水不是画,老眼向来元自误。
佛庐化作金拖楼,银山雪堆风打头。
是身飘然在中流,夺得太一莲叶舟。
僧言此画难再觅,官归江西却相忆。
并州剪刀剪不得,鹅溪疋绢官莫惜,貌取秋涛悬坐侧。
二梁双黛点东西,牛渚看来活底眉。
阿敞尽时微失手,一眉高著一眉低。
清境故应好,新寒殊不胜。
征衣愁着尽,凭槛喜犹能。
乱眼船离岸,关心山见棱。
个中有句在,下语更谁曾。
水仙怯暖爱清寒,两日微暄嬾欲眠。
料峭晚风人不会,留花且住伴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