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台无事户多封,睡起支颐百念慵。
风柳似为浑脱舞,雨花常带别离容。
城围白屋高低住,帘卷青山远近重。
日暮诗成吟未稳,一声忽送戍楼钟。
行台无事户多封,睡起支颐百念慵。
风柳似为浑脱舞,雨花常带别离容。
城围白屋高低住,帘卷青山远近重。
日暮诗成吟未稳,一声忽送戍楼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边塞景象。首句“行台无事户多封”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的静谧,暗示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与封闭。接着,“睡起支颐百念慵”则通过主人公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其内心的慵懒与百无聊赖。
“风柳似为浑脱舞,雨花常带别离容”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柳和雨花赋予了情感,风中的柳树仿佛在跳着浑脱舞,雨中的花朵常带着离别的愁容,形象地表达了边塞环境的凄清与孤寂。
“城围白屋高低住,帘卷青山远近重”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地理特征,高高低低的白屋围绕着城市,远处的青山在帘幕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深远,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孤寂的氛围。
最后,“日暮诗成吟未稳,一声忽送戍楼钟”以日落时分诗人完成一首诗作,却尚未完全稳定思绪,被突然传来的一声戍楼钟声打断,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声响融合在一起,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也暗示了边塞生活的独特节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深沉而不失哀婉,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边塞诗佳作。
九月大野白,苍芩竦秋门。
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
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
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
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
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
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
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
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
筑室俯涧滨,开扉面岩曲。
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
迎秋谷黍黄,含露园葵绿。
胜情狎兰杜,雅韵锵金玉。
伊我怀丘园,愿心从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