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问西湖》
《问西湖》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

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

(0)
注释
谁:疑问代词,指代某人。
比:比较。
西湖:中国著名的湖泊,这里比喻美女。
旧日:过去的。
繁华:昌盛、热闹。
渐欲无:即将消失。
始信:开始相信。
坡仙:对苏轼的尊称,因其诗才出众。
诗是谶:诗中含有预示未来之事的隐喻。
捧心:古代美女常用动作,形容娇弱或悲伤。
国色:极美的容貌,常用来形容女子。
解亡吴:导致吴国灭亡,暗示美女可能带来的后果。
翻译
谁会把西施比作西湖,往昔的繁华似乎快要消失。
现在我终于相信苏东坡的诗可能是预言,因为国色天香的女子往往会引来亡国之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子(即西湖)的美丽与沧桑变化。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谁将西子比西湖”,开篇即设问,引出主题,这里的“西子”指代西湖,是一种婉约的称呼。诗人疑惑地问,谁能与西湖相提并论?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西湖深厚的情感。

“旧日繁华渐欲无”,接着描写西湖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凋敝。旧日的繁华,指的是历史上西湖作为都会之地,文人墨客、宴游狎侃之所,景色旖旎、人间仙境的一种场面。而“渐欲无”则表明这一切正在消逝,成为记忆。

“始信坡仙诗是谶”,这里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而“坡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号。诗中用“始信”表达了对这句诗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如同预言般揭示了西湖的命运。

“捧心国色解亡吴”,结尾两字“亡吴”指代的是南宋之末,西湖所在的杭州城破,被蒙古军队攻占,国都沦陷。这句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这里的“捧心”,是掬起心中的情感;“国色”指代的是西湖这块土地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抒写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朝代更迭的无常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题黄大痴横幅山水

绝壁长松倒影低,寺门残日响回溪。

老身意想如曾到,八月虞山拂水西。

(0)

锦帐词戏赠程寅之

臂绡繫得下妆台,锦帐芙蓉并蒂开。

露净一天清似水,黄姑昨夜渡河来。

(0)

桃源道中

春风篱落酒旗閒,流水桃花映碧山。

寄语渔郎莫深去,洞中未必胜人间。

(0)

江上送陆伯生东归

瓜步洲前归思浓,金焦忽送五更钟。

一帆羡尔乘潮去,数遍吴山到五茸。

(0)

客中午日

客里端阳也自娱,呼童沽酒汎菖蒲。

家园咫尺汀芦外,艾虎朱丝事事无。

(0)

题清苑泾阳驿壁

短墙小屋柳垂垂,二十年前此咏诗。

今日重来无觅处,空馀乌鹊绕寒枝。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