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
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
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
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
这首诗描绘了西子(即西湖)的美丽与沧桑变化。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谁将西子比西湖”,开篇即设问,引出主题,这里的“西子”指代西湖,是一种婉约的称呼。诗人疑惑地问,谁能与西湖相提并论?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西湖深厚的情感。
“旧日繁华渐欲无”,接着描写西湖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凋敝。旧日的繁华,指的是历史上西湖作为都会之地,文人墨客、宴游狎侃之所,景色旖旎、人间仙境的一种场面。而“渐欲无”则表明这一切正在消逝,成为记忆。
“始信坡仙诗是谶”,这里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而“坡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号。诗中用“始信”表达了对这句诗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如同预言般揭示了西湖的命运。
“捧心国色解亡吴”,结尾两字“亡吴”指代的是南宋之末,西湖所在的杭州城破,被蒙古军队攻占,国都沦陷。这句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这里的“捧心”,是掬起心中的情感;“国色”指代的是西湖这块土地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抒写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朝代更迭的无常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