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犹有汉云封,瑶草金芝事事空。
万树苍茫舟壑里,诸峰迢递碧霞中。
双龙尚见秦关气,疋马频嘶越观峰。
自笑登高不能赋,古松苍柏思何穷。
岱宗犹有汉云封,瑶草金芝事事空。
万树苍茫舟壑里,诸峰迢递碧霞中。
双龙尚见秦关气,疋马频嘶越观峰。
自笑登高不能赋,古松苍柏思何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时的所见所感,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深沉的历史与哲思。
首联“岱宗犹有汉云封,瑶草金芝事事空”,开篇即以泰山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相映衬,仿佛在说泰山虽历经沧桑,但其自然之美的核心依然未变。这里,“汉云封”暗喻泰山的古老与神秘,“瑶草金芝”则象征着仙境般的美好,但“事事空”又透露出一种虚无与失落感,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反差。
颔联“万树苍茫舟壑里,诸峰迢递碧霞中”,进一步展开画面,将泰山的群山与树木描绘得苍茫而辽阔,仿佛置身于一片浩瀚的海洋之中。同时,“舟壑”与“碧霞”两个意象,既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追求。
颈联“双龙尚见秦关气,疋马频嘶越观峰”,通过“双龙”与“疋马”的形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的元素。这里,“秦关气”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边关气象,而“越观峰”则可能是指越过泰山的景象,两者结合,既体现了历史的深远,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思考。
尾联“自笑登高不能赋,古松苍柏思何穷”,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自嘲自己虽然登上了泰山,却无法用诗歌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既是对自身才情的谦逊,也是对泰山美景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之深邃的感慨。最后的“古松苍柏思何穷”,更是将这种感慨推向了极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无限向往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泰山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