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栖迟可乐贤,路遥偶未访林泉。
东丹潜志读书处,逐鹿成图岂恝然。
深谷栖迟可乐贤,路遥偶未访林泉。
东丹潜志读书处,逐鹿成图岂恝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首句“深谷栖迟可乐贤”表达了诗人对于深藏于山谷中的宁静生活充满期待,认为这样的环境能够让人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接着,“路遥偶未访林泉”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未能亲自探访山林,但心中对此充满了憧憬和渴望。
“东丹潜志读书处”一句,可能暗指东丹(地名)是诗人内心深处梦想的读书之地,这里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精神寄托的所在。最后,“逐鹿成图岂恝然”则以“逐鹿”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实现理想、追求目标的决心与坚持,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会轻易放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坚定与执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
积雨满污渎,蛭螾聊自藏。
盲飙振修薄,篦簬依崇冈。
动植各生遂,伊人独何伤。
谪居穷田野,与世殊相忘。
缅怀昔忧患,发短心日长。
所愿免饥渴,孰敢谋膏粱。
户庭罕游迹,琅然诵文章。
欢来意自得,遐想超黄唐。
从此遂閒逸,投老终徜徉。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
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
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所贵生世间,动止为人钦。
有琴莫厌弹,有酒莫厌斟。
穷居见高节,寡和乃希音。
谁能言嗫嚅,强颜随冠簪。
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