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无为化,郎中似散仙。
晚眠随客醉,夜坐学僧禅。
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
人生知此味,独恨少因缘。
圣代无为化,郎中似散仙。
晚眠随客醉,夜坐学僧禅。
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
人生知此味,独恨少因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生活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饮酒、品茶等日常行为的审美体验,表达了对简单而纯净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圣代无为化”一句,设定了一种无需刻意作为即可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社会状态。紧接着,“郎中似散仙”则是将人格化的郎中的形象描绘得飘逸脱俗,如同仙境中的人物。
“晚眠随客醉,夜坐学僧禅”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灵魂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白天与宾客共饮而沉醉,夜晚则独自一人学习佛家的禅定之法,以此来净化心灵。
“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这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物产的珍视和利用。以山林间的花朵酿造美酒,用大自然清澈的溪流煮制清茶,这种生活方式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反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最后,“人生知此味,独恨少因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样一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有所领悟,但又感到可遇不可求,因此而生的遗憾。这里的“因缘”指的是能够让人体验到这种美好生活状态的机缘或条件,而“少因缘”则是对现实中难以长久拥有这样生活的一种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理念。
小院空,雨过炎收,阶下双梧弄影。
坠片石榴红,衬绿菭芳径。轣辘牵金井。
动离怀、黯黯凝思,自拭泪痕,拟问何时,罗帱翠被重整。
更漏永。关河迥。怎独耐孤冷。风不定。
槭槭撼窗,远砧相应。机杼催愁醒。
乱死萦、懒织回文,剩欲忏除绮语,茶消香掩,又成閒病。
莺老春残,渐暗绿阴阴,飞絮零乱。
露浥花梢,长似泪痕珠泫。
难忘醉里欢情,就臂拥语低声颤。
乍望中、物象都换。唯有晚云堆怨。
画图重展崔徽面。蠹纹侵、旧装绫绢。
钗分镜掩伤心极,微谶知难免。
休恨异域路遥,记赠我、芳兰一剪。
向去时约定,归有日,同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