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春出箭溪·其二》
《晚春出箭溪·其二》全文
宋 / 陆九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长蹊窈窕晴沙暖,绿树交加细草香。

归去不缘吾兴尽,月明应得更褰裳。

(0)
注释
长蹊:长长的、弯曲的小路。
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
晴沙暖:晴朗的沙滩温暖舒适。
绿树交加:树木繁茂交错。
细草香:细微的草香。
归去:回去。
不缘:不是因为。
吾兴尽:我游玩的兴趣已尽。
月明:明亮的月光。
应得:应该会。
更褰裳:再提起衣裳(表示继续前行)。
翻译
阳光明媚的小径弯曲宁静,沙滩上温暖如春。
绿树丛中交织着细细的草香,让人陶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宜人的春日景象。"长蹊窈窕晴沙暖",诗人行走在弯曲的小径上,感受到阳光洒在暖和的沙滩上,显得道路悠长而迷人。"绿树交加细草香",绿树与细草交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香气,充满了生机。

"归去不缘吾兴尽",诗人表达自己并非因为游玩的兴致已尽才准备离开,而是因为自然景色的美丽让他流连忘返。最后一句"月明应得更褰裳",想象着月光皎洁的夜晚,诗人可能会更加轻快地提起衣裳,仿佛月色能带来更多的愉悦,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这美好景致的喜爱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闲适之情。

作者介绍
陆九渊

陆九渊
朝代:宋   生辰:1172年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猜你喜欢

逍遥咏·其十七

真空修鍊永长年,不识还丹在眼前。

一得清来光宇宙,千朝须是用烹煎。

人间天上分明录,汞里花开岂偶然。

达取但教依理路,勿贪世利误周旋。

(0)

满江红·其五二园花卉仅有海棠未谢,五用韵

问海棠花,谁留恋、未教飘坠。

真个好,一般标格,聘梅奴李。

怯冷拟将苏幕护,怕惊莫把金铃缀。

望铜梁、玉垒正春深,花空美。非粉饰,肌肤细。

非涂泽,胭脂腻。恐人间天上,少其伦尔。

西子颦收初雨后,太真浴罢微暄里。

又明朝、杨柳插清明,鹃归未。

(0)

水调歌头·其三

老子百般足,无事可闲忧。

几年思返林壑,今日愿方酬。

潦倒戏衫舞袖,郎讲门槌拍板,端的这回收。

日月两浮毂,身世一虚舟。想鹪鹩,与鸿鹄,不相谋。

惊鳞万里深逝,谁肯更吞钩。

醉则北窗高卧,醒则南园行乐,莫莫更悠悠。

云在山中谷,月在水中洲。

(0)

过赤石湖有感寄献荆公

重湖远映日无光,两桨行舟类堵墙。

向此柂工犹恐惧,更堪风驭出苍惶。

虽知行止悬于命,长离忧虞亦可伤。

白首何时裕儋石,从容丈室问空王。

(0)

皇太后回銮颂

于皇睿明,运符中兴。绵宇肃清,乾夷坤宁。

孝思兢兢,交三圣灵。惟我文母,远征朔土。

苍旻眷顾,显持阴护。爰居爰处,储降祉祜。

睿明绍休,匪豫匪游。人谋鬼谋,迎亲是求。

夜靡安席,昼靡安几。宸心窃至,迎亲是议。

皇帝曰咨,命尔辅臣。朕有大计,储思唯亲。

辅臣稽首,对扬圣志。惟断乃成,愿破群议。

皇穹隆赫,鉴兹至德。风行万国,耸动蛮貊。

诞扬天声,四征弗克。敌人震惊,稽颡寻盟。

遣使旁午,愿旋銮辂。稽考旷古,且未曾睹。

帝曰休哉,大庆鼎来。喧传九垓,疾如惊雷。

乃严法驾,乃饰次舍。千舆万马,出疆以迓。

文母在远,雷剥曰舒。六龙驾辇,陟巘嵩呼。

济彼洪流,天星翼舟。微波聿收,瑞气横秋。

文母遄临,千官则仪。欢声戴驰,霆震风飞。

銮车至止,幅璬咸喜。丕照盛美,实天所启。

有汉高祖,安忍无亲。与言分羹,实忝前闻。

有唐德宗,求之莫获。莫享天心,实有惭德。

惟我皇上,圣孝绝伦。念兹在兹,虞舜周文。

韪哉鸿休,卓绝殊尤。二圣重欢,亿万斯秋。

究观自昔,发挥伟绩。有颂有诗,以诏无极。

眷兹日月,宁容图绘。小臣献颂,乐府是配。

(0)

谒金门·其二温州鹿鸣宴

金榜揭。都是鹿鸣仙客。手按玉笙寒尚怯。

倚梅歌一阕。柳拂御街明月。莺扑上林残雪。

前岁杏花元一色。马蹄归路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