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诗中“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两句描绘出一个生动的场景:乐手的琴弦在山间清泉旁快速跳动,仿佛是古时燕国将领云孙白昼之时所奏之曲。这里“朱丝”指的是朱红色的琴弦,“燕泉”则暗示了历史的长河和地域的特定文化背景。“掘”字用在“嬴氏归山陵已掘”中,表明秦始皇的陵墓已经被人发掘,这里的“嬴氏”是指秦朝,而“归山陵”则隐含着历史的沧桑和王朝更迭的无常。最后,“声声犹带发冲冠”一句,用以形容乐曲中还能听出古人头戴高冠时的风貌,显示了音乐跨越时间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乐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音乐不朽的赞美。诗人的笔触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肯定。
好景欣逢,须记取、小阳春暖。
算夜来浃日,今朝生旦。
对此称觞春酒献,郁葱佳气琴堂满。
问使君、记纪绛人年,耆颐半。天付与,文章灿。
牛刀试,风流县。笑陶情松菊,主人懒散。
谁识东山真捷径,银章博取新貂衮。
愿潭居、槐府展经纶,延椿算。
太和酒楼三百间,大槽昼夜声潺潺。
千夫承糟万夫瓮,有酒如海糟如山。
铜锅镕尽龙山雪,金波涌出西湖月。
星宫琼浆天下无,九酝仙方谁漏泄。
皇都春色满钱塘,苏小当垆酒倍香。
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
一座行觞歌一曲,楼东声断楼西续。
就中茜袖拥红牙,春葱不露人如玉。
今年和气光华夷,游人不醉终不归。
金貂玉尘宁论价,对月逢花能几时。
有个酒仙人不识,幅巾大袖豪无敌。
醉后题诗自不知,但见龙蛇满东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