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昏晓?虚恬,俯仰无营乐事兼。
谷鸟一声流竹径,山云几片就茅檐。
花迷醉梦飞为蝶,月引诗魂化作蟾。
须信为农能免俗,古狂真不畏人嫌。
幽栖昏晓?虚恬,俯仰无营乐事兼。
谷鸟一声流竹径,山云几片就茅檐。
花迷醉梦飞为蝶,月引诗魂化作蟾。
须信为农能免俗,古狂真不畏人嫌。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怀故山(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幽栖昏晓?虚恬",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心境的淡泊,无论早晚都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中。"俯仰无营乐事兼",写出了诗人无欲无求,享受着简单而快乐的农耕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谷鸟一声流竹径,山云几片就茅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山间小径,竹林深处,只闻鸟鸣,山云轻拂茅舍,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花儿的香气比喻为醉梦中的蝴蝶,月光则引导诗人的思绪如化身为月宫的蟾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深交融。
最后两句"须信为农能免俗,古狂真不畏人嫌",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作为一个农夫,他深信这样的生活可以超脱世俗的纷扰,他的狂放不羁并不担心别人的非议,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坚守和对自己个性的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观念的超越,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黑公自名将,倾盖禺山坡。
谈兵樽俎间,只手提天戈。
适当喉舌地,国脉在运河。
锁钥固荣卫,腹心赖调和。
文武有吉甫,庙算帝心嘉。
忠信挞秦楚,一心不在多。
倭奴偏水战,出没淩苍波。
短兵慎相接,长技我爪哇。
丈人出奇计,攻守万无差。
吾有进取策,并用夫如何。
请调三土州,家兵强莫过。
亲裹土粮来,无费我公家。
功成酬以爵,否则削有加。
乌艚绝港口,众兵如刈麻。
二策须兼举,相与灭么么。
钟鼓闻天地,晏眠嬉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