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从潭底出天来,声似雷霆山欲摧。
百道惊泉翠一石,波涛喷击几时开。
舟从潭底出天来,声似雷霆山欲摧。
百道惊泉翠一石,波涛喷击几时开。
这首诗描绘了泷水中的壮观景象,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
首句“舟从潭底出天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将舟从深潭底部驶出比作从天际而来,既突出了舟行之深,又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句诗仿佛让人置身于神秘莫测的深潭之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震撼。
接着,“声似雷霆山欲摧”一句,通过对比和拟声词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泷水中水流奔腾、轰鸣如雷的情景。这种声音不仅震耳欲聋,甚至让周围的山峦都似乎要被震垮,进一步强化了泷水力量的强大与震撼力。
“百道惊泉翠一石”这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泷水中的石头,通过“百道惊泉”与“一石”的对比,展现了水石相映的动态美。这里的“翠”字不仅描绘了石头的颜色,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与流水的动态形成了和谐统一的画面。
最后一句“波涛喷击几时开”,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力量持续作用的思考。波涛不断冲击着岩石,何时才能停止?这个问题不仅引人深思,也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无穷与不可预测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泷水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
雄儿任气侠,声盖少年场。
借友行报怨,杀人租市旁。
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
腰间叉素戟,手持白头镶。
腾超如激电,回旋如流光。
奋击当手决,交尸自纵横。
宁为殇鬼雄,义不入圜墙。
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
身没心不徵,勇气加四方。
习习春阳,帝出乎震。天施地生,以应仲春。
思文圣皇,顺时秉仁。钦若灵则,饮御嘉宾。
洪恩普畅,庆乃众臣。其庆惟何,锡以帝祉。
肆觐群后,有客戾止。外纳要荒,内延卿士。
箫管咏德,八音咸理。凯乐饮酒,莫不宴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