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丝东至,正残红零落,胭脂铺地。
撩乱春光曾几日,花事半随流水。
极目青山,粘天碧草,客路谁同醉。
蓝田渐远,回头无限情思。
忆昨野寺持觞,芳原系马,送别惊分袂。
耿耿想看人竟去,也觉魂销此际。
闻说感恩,不如知己,古语君应记。
前欢可续,双鱼莫惜频寄。
鞭丝东至,正残红零落,胭脂铺地。
撩乱春光曾几日,花事半随流水。
极目青山,粘天碧草,客路谁同醉。
蓝田渐远,回头无限情思。
忆昨野寺持觞,芳原系马,送别惊分袂。
耿耿想看人竟去,也觉魂销此际。
闻说感恩,不如知己,古语君应记。
前欢可续,双鱼莫惜频寄。
这首《念奴娇·蓝田途次寄别邓谦谷》由清代诗人薛斑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蓝田途中,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开篇“鞭丝东至,正残红零落,胭脂铺地”,以“鞭丝”点明行旅之感,而“残红零落,胭脂铺地”则渲染出春光将逝的凄美景象,为全词奠定了哀婉的基调。接着“撩乱春光曾几日,花事半随流水”,感叹春光短暂,花开花落,如同流水般一去不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极目青山,粘天碧草,客路谁同醉”三句,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山川图景,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却只能独自前行,无人相伴,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寞。“蓝田渐远,回头无限情思”,随着蓝田的渐行渐远,诗人回望过去,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和不舍。
接下来,“忆昨野寺持觞,芳原系马,送别惊分袂”,回忆起往昔在野寺饮酒,芳草地上系马相送的情景,那时的离别虽令人伤感,但也有着相聚的欢乐。而如今,面对现实的分离,那份情感更加深刻,甚至觉得魂魄都为之销蚀。
“耿耿想看人竟去,也觉魂销此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即使对方已经离去,心中的牵挂与思念却依旧强烈,仿佛连灵魂都被触动。最后,“闻说感恩,不如知己,古语君应记”,提醒自己要珍惜知音之情,感恩相遇,因为知己难求,友情弥足珍贵。
“前欢可续,双鱼莫惜频寄”,希望未来能有机会重聚,即使相隔千里,也要通过书信频繁联系,保持这份深厚的友谊。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公子独忧生,丘垄擅馀名。
采樵枯树尽,犁田荒隧平。
宁追宴平乐,讵想谒承明。
旦余来锡命,兼言事结成。
飘遥河朔远,飐飙飓风鸣。
雁与云俱阵,沙将蓬共惊。
枯桑落古社,寒鸟归孤城。
陇水哀葭曲,渔阳惨鼓声。
离家来远客,安得不伤情。
玄霓临日谷,封蚁对云台。
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
白沙如湿粉,莲花类洗杯。
惊乌洒翼度,湿雁断行来。
浮桥七星起,高堰六门开。
犹言祀蜀帝,即似望荆台。
厥田终上上,原野自莓莓。
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
寂寂空郊暮,无复车马归。
潋滟故池水,苍茫落日晖。
遗爱终何极,行路独沾衣。
江陵一柱观,浔阳千里潮。
风烟望似接,川路恨成遥。
落花轻未下,飞丝断易飘。
藤长还依格,荷生不避桥。
阳台可忆处,唯有暮将朝。
苍苍山中桂,团团霜露色。
霜露一何紧,桂枝生自直。
橘柚在南国,因君为羽翼。
谬蒙圣主私,托身文墨职。
丹彩既已过,敢不自雕饰。
华月照芳池,列坐金殿侧。
微臣固受赐,鸿恩良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