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社荒寒欠主盟,此君却解以诗鸣。
风窗满耳吟秋句,比似侬诗渠更清。
保社荒寒欠主盟,此君却解以诗鸣。
风窗满耳吟秋句,比似侬诗渠更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寒冷的季节里,借助于诗歌来表达自己孤独中的思想情感。诗中“保社荒寒”四字,勾勒出一幅荒凉萧瑟的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凄清与孤寂。“欠主盟”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或某种盟约的渴望,但这种愿望似乎并未得到满足。
“此君却解以诗鸣”一句,则表明诗人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中,通过吟咏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此自我安慰。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出诗歌在古代文化中作为沟通内心世界与外界的一种方式。
“风窗满耳吟秋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景象,秋天的微风轻拂窗棂,诗人的声音在这静谧的夜晚里回荡,充盈着他的耳畔。这不仅是对环境的细腻刻画,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比似侬诗渠更清”则是在赞美诗人的诗歌,认为其清新脱俗,如同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淌在人们的心中,给予人们以精神上的滋润。这里的“侬诗”可能是指当时其他诗人的作品,而“渠更清”则强调了这位诗人作品的独特之处,即更加纯净和有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孤寂中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以及诗歌在其中所扮演的情感宣泄与精神寄托的角色。
寂寞对衰草,地凉凝露华。
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
山馆无宿伴,秋琴初别家。
自怜千万里,笔砚寄生涯。
华山薄游者,玄发当青春。
道德同仙吏,尊卑即丈人。
县城俯京路,获见官舍里。
淹留琼树枝,谑浪春泉水。
昔余在天目,总角奉游从。
寒暑递来往,今复莲花峰。
别情无远近,道别方愁予。
孰想古人言,乃知悲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