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闷因寄襄武伯襄二子》
《书闷因寄襄武伯襄二子》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高秋不尽客愁宽,咫尺山楼一晤难。

我已伤心惊往事,君还良夜忆清欢。

歌来白玉魂堪断,哭罢青山泪未残。

一片灞陵驴上月,几时携手雪中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伍瑞隆所作的《书闷因寄襄武伯襄二子》。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高秋时节,心中满溢的愁绪与对往昔的深深怀念。首句“高秋不尽客愁宽”,点明了季节与诗人的情绪状态,秋意渐浓,而诗人的愁绪却无尽无休。接下来,“咫尺山楼一晤难”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不易,即使距离并不遥远,但相聚的机会却难得。

“我已伤心惊往事,君还良夜忆清欢。”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内心充满了伤感。而友人在良宵佳夜中,或许也在回忆着与诗人共度的欢乐时刻,这种情感的共鸣让诗人的思念更加深刻。

“歌来白玉魂堪断,哭罢青山泪未残。”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伤。歌声如同破碎的玉石般令人断肠,哭泣之后,青山依旧,但泪水并未完全消散,暗示了诗人情绪的持久与深沉。

最后,“一片灞陵驴上月,几时携手雪中看。”诗人以灞陵月为引,寄托了对未来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期待。在雪中共同欣赏月色,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也是对友情深厚、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忆秦娥

归舟急。春江月堕催停泊。催停泊。

轻桡系处,柳丝笼碧。灵旗风卷芳魂灭。

荒凉古庙留遗迹。留遗迹,空馀流水,为谁呜咽。

(0)

转应曲.送人南还

堤柳。堤柳。不系东行马首。空馀千缕秋霜。

凝泪思君断肠。肠断。肠断。又听催归声唤。

(0)

瑶华.咏并头莲

日分蒂影,风合花香,记双栖无力。

临波微步,最羡是、婀娜一般倾国。

玉容相对,任两两、苦心同识。

试丁宁、水佩风裳,休教共争颜色。

还是旧日深宫,笑并浴温泉,露薇堪惜。

冷香飞处,料不是、铜爵二乔游历。

西风来也,怕吹动、碎云狼藉。

谁耐见、花底鸳鸯,也学并头溪侧。

(0)

画堂春

夕阳时候薄寒生。依依独自闲行。

一群鸿雁带秋声。飞过高城。

揽镜暗伤憔悴,背人偷落红冰。画桥西去是蓬瀛。

只隔云程。

(0)

南乡子.七夕

细雨晚来收。绿柳梢头挂玉钩。

几度欲拈团扇子,悠悠。数点流萤度小楼。

回首乍惊秋。深院凉生看女牛。

乞巧穿针无意绪,添愁。倚遍栏杆不自由。

(0)

海棠春.秋海棠

西风吹展胭脂片。愁绝处睡醒难辨。

试卷晓帘看,酒晕杨妃面。

雾笼烟锁供肠断,花史还嫌秋色淡。

故把雨丝飘,染得红堪玩。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