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董邦达仿李成茂林远岫卷》
《题董邦达仿李成茂林远岫卷》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古人绝材不可量,吟咏之馀精绘事。

在唐王杜宋米苏,尔家思白曾标帜。

当其神来夺化工,岂可形肖求纤备。

其次阎吴及李荆,元氏大家厥有四。

各工其事遂造精,要以气韵为之帅。

此图粉本出营邱,真迹曾编能品类。

惨淡经营或过之,乃知画法首贵意。

崇山峻岭何穹窿,崖枝涧叶相荟蔚。

水阁开窗到底清,浮图倚寺凌空际。

别有飞流走白龙,下经石濑珠玑碎。

荒村略彴更绝胜,源中尚有秦人避。

溟溟濛濛堆湿润,装潢触手虞沾渍。

我从山水窟中来,爱此犹然看不置。

求之古者原有契,还虑后者难为继。

绣缫金鐍得所宜,秋月春风永相寄。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一幅董邦达仿李成的《茂林远岫》画卷的鉴赏与赞美。诗人从山水画的精髓出发,赞美了画作中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和深邃意境的营造。

首先,诗人提到古人绘画技艺的高超,强调了吟咏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影响。接着,诗人列举了唐代王维、杜甫、宋代米芾、苏轼等名家,以及明代徐渭、清代“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大家,表明了对这些画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绘画技法的重要性,指出“气韵”是画作的灵魂,是评判作品优劣的关键。他特别提到了这幅画出自营丘(即李成),并强调了真迹的价值,认为画作的创作过程充满了艰苦的努力,体现了画家对细节的追求和对整体意境的把握。

画卷中的景物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崇山峻岭、崖枝涧叶、水阁、浮图、飞流、石濑、荒村、略彴等,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幽静。诗人特别赞赏了画面中水流的动态美,以及荒村的独特魅力,仿佛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痕迹。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并对其艺术价值的珍视。他希望这幅画能够成为后世学习和传承的对象,同时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出现,以此寄托他对艺术永恒追求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具体画作的细致描述和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鹧鸪天

恰喜高秋爽气新。却愁秋月解伤神。

酒阑二十年前事,梦醒三千里外身。

枫叶岸,菊花津。且须勤买阿宁春。

帐头傀儡元来假,枕上邯郸岂是真。

(0)

昭君怨

楼外东风到早。染得柳条黄了。低拂玉阑干。

怯春寒。正是困人时候。午睡浓于中酒。

好梦是谁惊。一声莺。

(0)

水龙吟·其三和坡公杨花韵

玉阶画省全慵,任教细逐桃花坠。

撩他燕胻,呢他莺啭,晓情暮思。

天与颠狂,去来那管,重门深闭。

看将低仍飏,依稀思妇,眠初妥,还惊起。

才到墀心栏嘴。又轻黏、翠屏朱缀。

似捎似趁,无拘无管,搅将春碎。

解伴年年、多情春草,无情春水。

更红帘揭处,几番偷入,伴人娇泪。

(0)

水龙吟.羁所自寿,用刘后村自寿韵二首·其一

灵均览揆重逢,幽拘欲忘桑蓬事。

飞光如箭,出人不意,忽焉还至。

咄咄书空,芒芒集臆,了无情思。

况狄云望杳,谢池梦断,肱虽曲,谁能睡。

不用出疆载贽。受一尘、隶无怀氏。

人间无用,江淹彩笔,杨雄奇字。

试问何如,披裘安稳,漉巾容裔。

待樊笼剖破,便携德曜,变名吴会。

(0)

减字木兰花·其八寄内

还知别后。人工炉烟宛转瘦。灯底风前。

憔悴苕华只自怜。凭谁寄语。莫为藁砧徒自苦。

有日归兮。携手同君赋五噫。

(0)

减字木兰花·其四羁所七忆

桃花靧雪。掌里双珠光似月。几载身傍。

次第鸠车看绕床。堪怜弱岁。饘橐崎岖为汝累。

莫事诗书。殷鉴于今近在余。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