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太史一纪未迁官,名为金不换;
蒋修撰十年犹坐馆,俗谓石敢当。
郭太史一纪未迁官,名为金不换;
蒋修撰十年犹坐馆,俗谓石敢当。
此联描绘了两位古代文人郭太史与蒋修撰长期未获晋升的境遇,以“金不换”与“石敢当”为喻,展现了他们坚守本职、不为名利所动的高尚品质。
“郭太史一纪未迁官”,郭太史在官位上停留了一纪(十二年),却仍未得到升迁的机会。这里以“一纪”形容时间之长,暗示了郭太史在此期间的坚守与付出,而“未迁官”则突出了他虽处低职却未曾改变志向的情怀。
“名为金不换”,“金不换”出自《庄子·外物》中的典故,比喻价值难以衡量或珍贵无比。此处用来形容郭太史,意指他的名声和才华如同无价之宝,不可轻易换取,体现了对郭太史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
“蒋修撰十年犹坐馆”,蒋修撰在馆中任职十年,依旧未能获得晋升。以“犹坐馆”描述其长时间的等待与坚守,表现了蒋修撰对于学问与职责的执着追求。
“俗谓石敢当”,“石敢当”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的一种习俗,人们认为石敢当可以镇宅辟邪,保护家宅平安。在这里,“石敢当”被用来比喻蒋修撰,暗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自己的信念与职责,如同石敢当一般坚不可摧。
整联通过对比郭太史与蒋修撰的境遇,赞美了他们在面对长时间未获晋升的挑战时,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与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精神追求。
度岁尘沙汩没中,乍趋闲旷意何穷。
孤丛晚秀霜菊净,脱叶已疏山杮红。
马恃赐闲缰不胜,雁知王命信常通。
功名成处非人力,到手先令玉盏空。
君不见天随有宅松江曲,屋隙墙阴多杞菊。
课儿采掇入杯盘,匕箸芳香胜粱肉。
又不见坡公昔佩刺史符,宾客少至无与娱。
偶餐杞菊作后赋,扪腹噎呕犹轩渠。
散人枯肠真食杞,居士戏笔聊尔耳。
胶西自古号侯邦,斋厨纵乏宁需此。
我今作掾长苦饥,一区不异耕田时。
太仓红腐才五斗,举家食粥宁忍炊。
颓城草木迷荒榭,绿颖芳苕罗舍下。
官閒撷取芼春羹,未棘未莎皆不赦。
三年享此似无餍,二者谁云不可兼。
行趣归装耕谷口,此物犹堪馌南亩。